再发能源文件,不简单!(图文)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2-04-01 21:14:37 浏览()次

与俄乌冲突同时进行的,还有一场激烈交锋的能源战。

硝烟背后的大国博弈,令全球能源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局势扑朔迷离。

这也给我们一个警示,能源发展什么最重要?安全。

 

2020年6月9日上午10时,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粉煤灰大规模、资源化外运试点正式开启。宁东基地管委会环境保护局图

 

能源安全,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以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为首要任务。”

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的《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特别强调了“安全”这一点。

为什么如此重视“安全”?“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供需相对均衡,但还是出现了电力、煤炭、天然气等供应时段性偏紧的情况。尤其是去年以来,部分地区煤炭、电力供应出现时段性紧张。

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仅仅依靠别人是不行的,必须把能源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这样才不会因为一些不稳定因素和潜在风险产生恐慌。

如何保障能源安全?《意见》明确提出,2022年全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4.1亿吨标准煤左右,原油产量2亿吨左右,天然气产量2140亿立方米左右,电力装机达到26亿千瓦左右,发电量达到9.07万亿千瓦时左右,新增顶峰发电能力8000万千瓦以上,“西电东送”输电能力达到2.9亿千瓦左右。

增加生产能力,是为了更好地保障能源安全,端牢能源饭碗,并不意味着放开能源消费,特别是不能把增加煤炭产能等同为煤炭消费增长。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出台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也指出,要增强能源供应链安全性和稳定性,到2025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

可以确定,在相当长时期内,煤炭仍是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压舱石”,支撑能源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稳定器”。

 

西藏阿里地区狮泉河镇的国电龙源阿里10兆瓦微网光伏发电基地。赵晓宇摄

 

清洁低碳,一场输不起的持久战

“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是现代能源体系的核心内涵,先立后破是不二法门。

《意见》对“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进行部署,提出坚持以立为先,深入落实“双碳”目标要求,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着力培育能源新产业新模式,持续优化能源结构。

毕竟,“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实现“双碳”目标要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

其实,在“双碳”的4个主要指标中,与能源直接相关的就有3个,分别是2030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以及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根据《意见》和《规划》,到2022年和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分别提高到17.3%左右和20%左右。这是一个稳扎稳打、循序渐进的过程。

2021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突破10亿千瓦,比2015年底实现翻番。新能源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大关,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据测算,现有政策可以支撑2022年风光发电量达到1.11万亿千瓦时,2022年风电、光伏装机量分别达到50GW、80GW。

在新能源和煤炭配合方面,《意见》也对“做好增量”和“稳住存量”进行指导,既持续扩大清洁能源供给,也要发挥好煤电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双碳”目标下,抽水蓄能对维护电网稳定运行、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也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相关规划,“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将连续“翻番”。

先立后破,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能源替代的持久战,将伴随着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

 

2022年1月5日,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内的协鑫集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号厂房,工人正在进行装框作业。阮雪枫/人民图片

 

技术进步,“降本增效”已成兵家必争之地

能源安全,清洁低碳,说到底还是要依靠技术进步。

3月29日,光伏巨头隆基股份宣布,其采用掺镓P型硅片制备的硅异质结电池(P-HJT)创造了转换效率为25.47%的大尺寸P型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两天后,隆基研发团队又在M6全尺寸(274.5c㎡)单晶硅片上创造了无铟HJT电池25.40%转换效率的新世界纪录。

过去十年,光伏组件成本降低了90%左右,转换效率提升了50%以上。2020一季度,风电招标均价约为3500元/千瓦,到2021年11月份,国企风电招标价格已降至2000元/千瓦左右。

光伏、风电平价上网时代正在来临,技术进步的主战场集中在“降本增效”上,谁能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地提供绿色低碳能源,谁就可以“赢者通吃”、名利双收。

与此同时,我国富煤贫油少气,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但是,通过洁净技术,黑色的煤也可以变“绿”。

这当然离不开关键技术创新。《意见》强调巩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技术装备优势,积极推进能源系统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支持煤电的清洁高效利用和联合性改造,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新能源的消纳。新老能源良性互动,有利于形成更加清洁高效、稳定可靠的能源供给体系。

不久前,《“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两份文件的先后出台,显示了我国能源战略转型决心之大、规划之清晰、执行之坚决。尤其是在全球能源形势日益严峻和能源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智能化新能源正在成为能源革命的主战场。

推进能源革命,还要提高用能弹性,增强供需动态平衡能力,《意见》明确了有力有效保障能源稳定供应。这不难理解,东中西部地区资源禀赋不同,要探寻适宜的碳达峰和能源转型发展路径。要正视油气对外依存度较高的现实情况,多元化拓展对外合作,巩固跨境油气进口通道安全稳定运营水平。

能源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都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也是检验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意见》把“服务民生,共享发展”作为一项基本原则,提高能源服务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统筹安排好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加大民生用能保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