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盐:以三链建设为抓手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绩斐然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4-08-17 01:22:52 浏览()次

近日,有着“水中凤凰”美名的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水雉现身浙江省海盐县千亩荡饮用水源地,通过视频监控平台,工作人员观测到6只成年水雉和5窝16只幼年水雉。水雉是鸟类族群中稀有的“一雌多雄”制,在繁殖期,雌性水雉为每只雄水雉划定一个区域并产下3枚—4枚卵,雄性水雉就负责孵化和带娃。从视频监控中可看到,水雉爸爸带领着3个—4个宝宝在连片的荇菜叶上嬉戏觅食,已然把千亩荡当作温馨家园。

image.png

水雉。资料图片

近年来,海盐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绩斐然,2023年新记录陆生高等植物43种、陆生脊椎动物25种、蝴蝶12种、鱼类6种、大型真菌48种(包括1个中国新记录种和11个浙江新记录种)。这与海盐坚持以“三链”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密切相关。

image.png

水雉觅食。资料图片

一是构建生物多样性监测“监管链”。建设全域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体系。修订海盐县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对白塔岛、南木山、南北湖、千亩荡4个重点区域设置固定样地2个,开展全县典型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物种、重要遗传资源的重点、长期、动态监测。形成野生动物保护监管合力。运用“大综合一体化”与基层治理现代化“两化融合”理念,联合多部门形成“一支队伍”,开展野生鸟类及野生动物保护“百日护鸣”行动。通过“空中执法队”平台,以“无人机巡护+数字监管”的方式,排查相关山林设网捕鸟线索,加强监管巡护力度。建立候鸟保护生态警务工作站。发挥护林员、景区管理员等群防群治力量,成立“南北湖生态义警”,建立‘生态警长+网格员+志愿者+公益组织’联动机制。建立全省首个“候鸟保护”主题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联合职能部门开展常态化联合检查,严厉打击一切破坏生态平衡的违法犯罪活动。

image.png

工作人员为保护鸟类巡逻。资料图片

二是创新推动生物多样性“友好链”。谋划友好乡镇建设体系。以EOD项目中实施湿地生态修复提升为契机,联合澉浦镇启动建设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全面探索友好乡镇建设模式,全面提升澉浦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促进可持续利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协调发展,建立建设规范和导则,打造“澉浦样板”。创新友好学校建设。开展海盐县生物多样性友好学校申报活动,并制定生物多样性友好学校建设评估细则(试行),推动完善以学校为主阵地的青少年生态环保教育体系。推进友好产业体系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多样性友好产业链,建立“生物多样性+产业”共赢发展模式。探索以紫金山村、茶院村、黄沙坞橘子基地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种养殖业和休闲产业场所为试点,开展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试点示范。引进和培育“三有”物种,助推生态产业和生态旅游发展,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三是打响生物多样性科普“宣传链”。多元化开展主题活动。结合“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日”“爱鸟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六五环境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爱护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守护美丽环境的主题活动,联合多部门发布生物多样性保护倡议,邀请县法院专家进行普法案例宣讲等。多角度提升公众参与。评定海盐县生物多样性魅力大使,让参与者充分体验海盐生物多样性魅力,增强保护生物多样性意识。指导县环保联合会组织各镇、街道志愿者、国网海盐电力志愿者等各界代表,成立海盐县生物多样性保护志愿者联盟。组织鸟类保护事业的志愿者组成“爱鸟联盟”,南北湖景区内各餐饮商家组成“商家联盟”,倡导树立饮食文明新风尚。成立南北湖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基地,打造独具海盐特色的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实践样本。全方位宣传科普知识。发布包括丰义寻趣线、最美日出线、原生秘境线、缘湖登高线等4条各具特色的综合性生物多样性观察路线,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份生动的自然生态导览图。组织编写海盐县常见物种图鉴宣传书籍和科普文章,包括重点保护鸟类、大型真菌、高等陆生植物等,科学普及海盐县生物多样性物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