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六届东滩论坛:推进低碳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3-04-14 23:24:26 浏览()次

实现“双碳”目标,如何发挥“人”在其中的促进作用?近日,第六届东滩论坛在上海市政协举办,与会专家和代表聚焦“弘扬生态文化,践行低碳生活”主题展开讨论。

fcfaaf51f3deb48fb43106db343e3e252df5780c.jpg

以“低碳“破题,上海垃圾分类将向2.0时代迈进

“目前,全市垃圾分类‘三增一减’实效趋于稳定,湿垃圾分出量基本稳定在干湿垃圾总量 35%左右,可回收物量回收量基本稳定在日均7000吨左右,有害垃圾分出量日均2吨以上。”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邓建平介绍,上海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已走过近四个年头,全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取得长足进步并持续保持良好态势,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资源化处置设施,历史性地实现了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这份成绩,每一位参与的市民都功不可没。市民日常分类回收1公斤塑料,相比用原生料生产,可以减少 0.36公斤的碳排放;相比将1公斤塑料作为干垃圾进行焚烧或填埋,可以减少0.71公斤的碳排放,通过有效评估日常生活惯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而针对性优化调整生活惯和个人行动。

经过几年的实践验证,正是得益于基层大力推行破袋投放、定时定点等富有创造性的管理措施,上海垃圾分类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不过,这仅仅是“上海模式”1.0版的成功,在交出亮眼“成绩单”的同时,如何逐步向“上海模式”2.0时代迈进?如何可持续地引导市民进行分类?如何实现垃圾分类提档升级?如何更好助力双碳战略目标?

邓建平指出,通过个人低碳实践对周围人、环境及社会产生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带动群体性低碳行为,进而促进全社会形成低碳生活的良性循环。引导市民从身边小事做起,带动身边人履行垃圾分类义务,鼓励购买和消费低碳产品,通过可回收物交投回收、旧物二手交易等方式,尽可能延长物品使用周期,在衣食住用行各方面节能降碳。同时,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纳入各类示范评比、绿色创建,促进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营造人人都要为低碳负责、为低碳买单的良好社会氛围。

致力营造“人人低碳,乐享普惠”的生动局面

去年11月28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发改委、市交通委等八个部门联合印发了《上海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其核心理念就是“人人低碳,乐享普惠”。

碳普惠机制是指“通过方法学及场景设计,将中小微企业与公众的减排行为进行记录量化,并通过交易变现、政策支持、商业奖励等消纳渠道实现其价值,以引导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一套机制。

在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进程中,如何动员公众(包括小微企业等排放主体)进入减排的进程中,发挥公众在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一直是困扰多年的难题。

共享单车出行,理论上相较于开燃油车、乘坐公交、地铁等其他出行方式更为绿色低碳;在饭店就餐适量点餐、餐后打包,肯定比剩一桌子菜节约粮食、节约资源,还省钱;在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板,理论上比使用燃煤发的电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

如何将这些行为碳指标化?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唐家富指出,需要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探索适宜的计量方法。只有具备了相对公认的记录计量方法,才具有衡量比较、兑换交易的基础。“今后某一天,我们可能能够说,连续一年每天参与干湿垃圾分类,与每天公交地铁10公里出行,具有相同的碳减排价值。”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志青则认为,在难以改变公众碳减排基本特征的情况下,利用体系化的力量,将公众碳减排与大规模企业碳减排相融合,利用绿色金融等工具系统打造全新的资产形态——“绿资产”,实现全社会的绿色发展。

“双碳”目标需要每一个市民贡献力量

“节约一桶洗澡前放下的冷水,能救活十几名沙漠中饥渴的生命。”一位来自上海位育中学的同学分享的“对一桶水的认识”,引起了全体与会人员的共鸣。这个家庭里微小的“低碳”善举,也在去年上海生态文化学会举办的“减碳,从我做起”征文中获奖。

“按照现在的限塑要求,购物塑料袋需要付钱,很多人都是从购物成本去考虑,而没有从减碳的角度去考虑。”上海市生态文化协会副会长举例介绍说,践行低碳生活需要多管齐下,除了技术、硬件等方面外,更为重要和迫切的是人们思想认识的提高和观念的改变。

论坛形成共识,认为“碳达峰、碳中和”不允许我们每个人置身事外,要把生活中的减碳融入每一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里,反映在每一个人的行为惯上,贯穿于每一个人的吃穿住行中。如今,上海市已经进入垃圾分类2.0时代,要增强人人低碳意识,宣传绿色资产普惠,推崇减碳科技创新,坚持制度仁德并举,要用“人”尊重自然来减碳,用“人”自我革命来减碳,用“人”知行合一来减碳,全民行动,全面行动,大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虞丽娟在总结时指出,要把绿色发展的意识根植于心,加大宣传、教育与发动,在各个领域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要把红线约束的要求守牢在手,发挥政协的政治优势和人才库的作用,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措施,积极稳妥推进超大城市的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积极献计出力;要把低碳生活的惯教化成制,着力于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孩子抓起的工作,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成为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