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下的北京颐和园。徐洋摄
2019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一年,也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的第二年。这一年,各地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收官之年,各地更要继续努力,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常态。
42微克,北京PM2.5创新低
◆张雪晴
2019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以来的最低值。
近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2019年空气质量报告。除了PM2.5之外,2019年,北京市PM10、NO2和SO2年均浓度分别为68微克/立方米、37微克/立方米和4微克/立方米。其中,PM10、NO2首次达到国家标准,SO2稳定达到国家标准,3项主要污染物同比均明显改善。优良天数240天,重污染日4天,全年无严重污染日。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北京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2019年,北京市紧紧围绕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以“一微克”行动为主线,持续聚焦移动源、扬尘源、生产生活源等重点污染来源,综合施策、精准治理,实现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严管移动源,优化调整运输结构
2019年,北京市持续保持查处移动源污染的高压态势。
针对柴油货车污染,北京将20.5万辆超标车纳入“黑名单”闭环管理。实时远程在线监控2.8万辆重型柴油车排放情况。同时,全市域禁止国三柴油货车行驶,累计淘汰国三柴油货车4.27万辆。
截至2019年11月底,累计推广新能源车达30.2万辆。国五及以上排放标准机动车占比超过50%。
此外,北京还积极推进“公转铁”,提升商品车、砂石料等大宗生产生活物资铁路运输量,持续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发送商品车16.8万辆,同比增长36.2%;开设矿建材料铁路进京专列,通过铁路运输进京砂石料等205万吨,约为2018年的20倍。
精准治扬尘,降尘量同比下降22.1%
2019年,北京市不断加大扬尘治理力度。落实《北京市扬尘管控工作意见》,修订《绿色施工管理规程》,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齐抓共管形成扬尘管控强大合力。因扬尘污染问题,停止37家企业在京投标资格30日-90日。
同时,提升扬尘治理科技监管水平。依托覆盖全市各乡镇(街道)的粗颗粒物监测网络,初步建成全市统一的扬尘视频监管平台。每月对平原地区255个街乡镇1700条道路进行道路尘负荷监测。大力推进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城市道路“冲扫洗收”新工艺作业覆盖率达到91%以上。2019年1月-11月,北京全市降尘量均值为6.0吨/平方公里·月,同比下降22.1%。
促产业优化,推进生产生活排放减量化
2019年,北京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生产排放减量化,重点行业实施深度治理。结合“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北京累计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399家,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393家。对重点行业实施深度治理。组织对59家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对52家挥发性有机物重点企业实施“一厂一策”深度治理,实施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
积极推进生活领域减排,完成4.1万农户“煤改清洁能源”,完成1.8万余家重点餐饮企业改造。加大建筑类涂料和胶粘剂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监督抽查力度,累计抽检384组。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李翔表示,随着北京大规模工程治理任务完成,减排空间大幅压减,减排速度减缓,大气污染防治进入攻坚阶段。2020年,北京市将继续聚焦重型柴油车、挥发性有机物等重点领域,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尽最大努力推动全市空气质量继续改善。
河南:大气“国考”任务初步完成
本报记者刘俊超郑州报道 记者日前从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办公室获悉,截至2020年1月1日零时,河南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PM10浓度年均值为96.24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年均值为58.82微克/立方米,完成2019年国家及省定空气质量年度任务(PM10年度任务为98微克/立方米、PM2.5年度任务为60微克/立方米),初步完成国家考核目标任务值。
一年来,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多次到省生态环境厅调研指导工作。副书记、代省长尹弘上任没多久,就赴洛阳市、三门峡市视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常务副省长黄强亲自分管主抓污染防治攻坚工作,省主要领导同志多次到一线调研污染防治攻坚情况,逢会必把环保作为一项议题来讨论。
为确保秋冬季污染防治工作进展顺利,经过精准分析研判,2019年11月底,河南省委开展了全省“三散”督察工作,副省级领导担任组长,各有关厅局参与,对全省18个地市督察问政,这也是河南省委首次以专项环境督察方式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主要针对“散乱污”企业、散尘、散煤等三大污染源进行了现场走访、暗查,调取查看党委政府和有关单位的工作部署情况材料和会议纪要。持续一个月的省委“三散”督察工作成效显著。
一年来,河南省采取以天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度、以季度保全年,层层压茬的方式推进,并通过分区域、分领域、分行业的方式精准施策,科学制定考核办法,最终实现了2019年全年目标任务。
277天,乌鲁木齐蓝天数多了
本报通讯员渠娟乌鲁木齐报道 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优良(达标)天数277天,较上年同期增加7天;重污染天数23天,同比减少9天。PM10、PM2.5年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8.1%、3.8%,空气质量持续好转。
2019年,乌鲁木齐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持续推进“天变蓝”项目,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削减污染存量、严格控制污染增量、持续降低污染总量,环境空气质量得到切实改善。
2019年,以强力推进减煤工程为重点,乌鲁木齐坚持能源清洁化战略,深化能源结构调整,减少煤炭能源消耗总量,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完成城乡接合部5.5万台分散燃煤设施拆改,拆除建成区65蒸吨以下工业燃煤锅(窑)炉413台,关停企业自备电厂11台20.6万千瓦燃煤机组,减少散煤90余万吨。
乌鲁木齐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治理,全市12家电厂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钢铁、水泥、石化等重点行业达到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别限值要求。排查“散乱污”企业3217家,全部完成分类整治。
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拓展尾气排放超标监管手段,安装固定式遥感监测设备两套。大力发展绿色公交体系,在更新的常规公交车辆中,新能源公交车所占比例达到30%,绿色公交车辆占公交车总量比例达94%。
强化扬尘污染控制,新开工项目扬尘防治措施落实率达99%,施工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的施工现场扬尘在线监测装置和视频监控平台安装率达到100%。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