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陶瓷业加快煤改气改造。 资料图片
◆新华社记者 余贤红
“往年这时候都在放春假,现在几乎是人员三班倒、生产不停线。”指着墙上的生产进度表,江西瑞阳集团副总经理龚志刚颇为兴奋。
与国内建陶企业纷纷去产能、去库存不同,去年以来,江西省高安市建陶企业“火力全开”:全市建陶生产线开工率95%以上。
环保抓得早带来发展先机
现有建陶企业111家全部淘汰链排炉、完成脱硫脱硝改造
春雨霏霏、绿树滴翠。现在的高安市,烟囱林立、烟气刺鼻的现象已难再见,偶尔看到的几个“锅炉”,冒出的也是水蒸气。
在一座投资800多万元、高26米、下灰上绿的全自动烟气脱硫塔前,龚志刚说,它每天可以“吃进”600公斤无渣石灰粉,“吐出”的则是中性固体物。“这在以前,直接排进空中的烟尘一遇降水便会在地上形成一条条黄色带状物。”龚志刚说。
变化得益于“高压治污”:2013年以来,高安市对企业排污开展“零点行动”、夜间突查,全市现有建陶企业111家全部淘汰链排炉、完成脱硫脱硝改造。
“提前半步抓环保”为高安建陶赢得发展先机。2015年新环保法正式实施,国内不少建陶企业纷纷进行环保改造和去产能。而高安建陶却呈“逆势上扬”之势:今年1~3月,高安陶瓷基地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2%。
“刚开始的确舍不得,但现在看来,环保带来的效益真是不得了。每年废水循环利用就能节约上百万元。”龚志刚说,今年一季度公司销售额达2.5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6.7%。
“按目前发展态势,高安市有信心把建陶产业打造成千亿产业。”高安市市长袁和庚表示,如果没有之前的环保行动,现在高安市的建陶产业将会大不一样。
各方合力共推技术创新
设立信用示范续贷帮扶资金,降低融资成本,推动技术创新
纹路清晰,色彩逼真,立体感强,如果不用手触摸,正在高安市太阳陶瓷展厅展出的这款瓷板,乍一看还以为是实木地板。据介绍,这款产品是通过喷墨3D打印技术制作而成。
“使用喷墨3D打印技术,可以个性化定制,想要什么样的图案都可以打上去。”江西太阳陶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毅恒说,“我们定位中高端,产品均价比同行高出六七元。”
技术创新需要资金投入。一些建陶企业在技术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续贷难”;有的企业为了避免被银行列入“黑名单”,转而接受高息民间融资。
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14年高安市由市财政出资6000万元,在江西省率先设立“信用示范企业续贷帮扶资金”,对困难企业及时救急。
据了解,截至今年3月底,高安市为建陶企业累计发放续贷帮扶资金3.26亿元,节约融资成本800多万元。
得益于政策支持,近年来,高安建筑陶瓷企业中高端产品研发速度逐渐加快,金刚厚抛釉、大理石瓷砖、钢化微晶石等产品纷纷推出。
高安市委书记聂智胜表示,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改造传统产业不等于放弃传统产业,关键是如何进行改造升级,使之适应市场和时代需要。
提升产业链初显规模效应
利用废砖生产透水砖,引进建陶相关企业
在江西绿岛科技有限公司院内,记者看到,由于下雨,平滑的水泥路面上出现多处积水,而不远处的一条瓷砖路上雨点刚落地即被“吸收”,丝毫看不出雨迹。
公司董事长李勇介绍,铺路的瓷砖都是用废砖废料加工而成。在一条长约46米的生产线上,记者看到,杂乱的废砖经粉碎、添入特殊材料,再经碾压“烘焙”,最后缓缓送出成品透水砖,看似一块块切好的“面包”。
“高安市每年产生的废砖有20多万吨,而我们公司一条生产线就可以‘吃掉’10多万吨。”李勇介绍说,过去各种废砖堆积如山,占地又污染;现如今摇身一变成为透水砖,不仅热销市场,更符合海绵城市的发展理念。
而在江西浩港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新研制的“水刀”正在进行性能测试:接到系统指令后,水流从切割机喷嘴喷出,在几公分厚的瓷板上变换各种姿态、角度。短短几分钟,瓷板便告切完,令人惊叹。
公司负责人沈园龙欣喜地说,春节到现在,已经有10多台订单,今年产值有望突破1亿元。
类似绿岛科技、浩港科技这样的企业在高安市越来越多。截至目前,高安建陶基地已引进建陶相关企业三四百家,形成了以建筑陶瓷为主轴,以现代物流、机械、化工、包装及创意设计等产业为辅的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