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视率26.96%,看宜居北京的幸福生活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4-07-11 23:58:38 浏览()次

极具老北京情调的葫芦、丝瓜、葡萄爬满藤架,家门口的花箱里开满月季,曾经堆放垃圾的脏旮旯变成了小花园,街坊们乘凉的老槐树下再没有了讨厌的“吊死鬼”尺蠖,小巷深处移步换景,处处绿意盎然。

现在,在北京城的各个角落,公园、社区、林荫路,市民们都能用眼睛轻松“测绿”。《2023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北京市集中建设区生态环境状况良好,绿视率为26.96%。绿视率,是指人视野范围中绿色植物的占比。这项指标从公众的视觉感受出发,评价城市公共空间的“含绿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生态质量,体现城市的宜居性。

拆违建清杂物摆花箱

“早先啊,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个小煤棚,后来不烧煤了,就堆破烂儿,弄得乱糟糟,别说种花养草了,连走路都难。”回忆起胡同的旧貌,老居民连连摇头,“后来开展环境整治,拆除私搭乱建,清理堆物堆料,还帮着砌上花池子,摆好花箱子,这才换了模样。”

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核心区,背街小巷是居民生活的主要区域,承载着老北京的历史风貌和乡愁乡情。在过去,缺绿脏乱是背街小巷的代名词。自北京实施见缝插绿,提升胡同街巷整体环境以来,背街小巷绿起来、美起来了。

“街道给发了花籽,有的居民又种了点小辣椒,胡同两边花箱里的品种现在是越来越丰富了。”在东四六条社区,社区花友汇会长李健细数着这些年来身边悄然发生的变化:“居民自发成立了社区绿化志愿队,主动认养花箱,负责日常维护。”李健坦言,胡同里空间有限,因此特别适合“占天不占地”的葫芦、葡萄、南瓜、丝瓜等爬藤植物,“好看还能吃,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

北京市近年来一直倡导“处处都有微花园”。微花园虽小,但可以是很多个点,居民实现自主营造以后,就会逐渐形成一个绿色网络。在胡同里打造绿色生态,低成本、低造价,符合居民的生活经验,同时又可以从中获得更多幸福感。“把自家的花草瓜果养好,也是在为整个环境做贡献。”李健说。

抬脚就能进公园

这个夏天,酒仙桥冒出了一个口袋公园。公园位于驼房营西里社区南门对面、酒仙桥南路旁,面积大约200平方米。早晨和傍晚,公园最是热闹,不少居民来这儿遛弯、聊天、锻炼。

酒仙桥早已是建成区,哪儿还有空间开辟公园?原来,这个口袋公园所在的三角地原本有一处违建,拆除后营建了这一处可穿行、可休息的“城市客厅”。

北京市人口密度大,很多老旧小区空间本就局促,仅有的一些边角地带或被违规建筑占有,或被汽车和自行车挤占,居民生活和活动空间狭小、压抑,老人们想就近进行休闲却不好找地方。

如何解决居民对公共空间的迫切需求跟空间有限之间的难题呢?

“拆迁、腾退违建,盘活、利用闲置小空间。”公园建设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口袋公园体量小,选址灵活,投资低,建设快,形式也多样,既能满足市民对共享空间、绿色生活的需求,又能美化环境,是距离市民最近的绿色空间。所以说,每建成一处口袋公园,就意味着消除了一个脏乱差的地方。”

经过几年的建设,北京市现在已经有超过610个“口袋公园”,如珠玉般散落在大街小巷。到2024年年底,北京市的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预计将达到91%,这意味着九成市民能够出门见绿,抬脚进园,看花唱曲遛弯儿,怎么高兴怎么来。

好风景不再隔栏相望

从北京市地铁16号线万泉河桥站A口走出,满目绿意映入眼帘。沿着步道向前,在一片郁郁葱葱中,不知不觉就走入了公园内部。

2022年,作为北京市首批“无界公园”建设试点之一,海淀公园率先开展“拆栏透绿”,1900余米的外围栏杆全部拆除,公园完全开放;2023年9月,公园又开放了中心草坪,加上其他各处的开放草坪和绿色帐篷区,总开放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

弱化公园边界,优化出入口设置,实现与周边各类设施空间融合,提升绿化感知度……

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园绿地敞开怀抱,邀请市民游客走入其中。朝阳公园里,年轻的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在草坪上野餐成了时尚;永定门公园里,中央大草坪上各种树木形态高低错落、颜色深浅不一;而在高楼广厦间,金融街中心公园1万平米的草坪被繁花装点,一早一晚,这里是周边居民锻炼、遛狗的好地方,到了中午,附近上班族休息时间结伴遛弯,舒缓工作压力。

同时,北京市还鼓励具备条件的社会单位向市民开放其附属绿地。位于六铺炕区域的化工博物馆花园面积约1600平方米,原先是化工博物馆单位内部的封闭绿地。改造前,这里被栅栏合围,3棵大杨树因种植池狭小,彼此挤压。去除围栏“无界”开放后,花园沿街道一侧拓宽为休闲广场,绿地内增加散步道,设置休闲座椅。长势良好的树木被保留下来,与林荫路相结合,补植的玉兰、丁香等乡土植物,也为这里增彩。

屋顶花园添绿意

天坛公园东侧,隔着天坛路,是以红桥市场为核心的红桥商圈。在市场5楼,有一处鲜有人知的屋顶花园。

在盛夏正午,从开着空调的室内走到室外的屋顶花园,并没有扑面而来的热浪。在花园的绿色长廊中坐下,藤蔓植物把头顶骄阳挡得严严实实。

“这个屋顶花园有些历史了,我记得是2006年建成的。”市场负责人说,红桥市场的屋顶花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北京市颇有影响的既有建筑屋顶绿化改造示范项目。

在屋顶建造花园不容易,尤其红桥市场建成于1992年,建造之初并未考虑建设屋顶绿化,因此屋顶当时荷载仅为150公斤/平方米。工程师们结合红桥市场屋顶结构和荷载状况,确定了以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小型乔、灌木为主,结合草坪地被植物的种植设计方案。“在盛夏,屋顶绿化后室温比未绿化前室温平均降低3℃到5℃。”

屋顶、墙面、桥体、围栏、围墙……以前由钢筋水泥独霸的城市建筑空间,终将被盈盈绿色渐次覆盖。3月29日,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生态文明实践推动首都花园城市建设的意见》,其中提到,因地制宜推广立体绿化。推进建筑物墙面、桥体、围栏、围墙垂直绿化,提高绿视率。推进城市道路两侧中低层建筑阳台绿化、箱体绿化,鼓励过街天桥、公共空间棚架绿化。引导城市第五立面绿化,促进公共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建筑物屋顶花园建设,因地制宜融合休闲游憩功能。

这是一个新的积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