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心中的母亲河更亲了更近了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1-12-09 13:58:26 浏览()次
图为横街镇三才泾。 王国洋摄
“金清河,我的母亲河,我为你哭泣,我为你流泪……现在的你,已风采不再,憔悴不堪……我愿小鱼小虾们生活在你美丽的怀抱,我愿清清的河水流淌在你宽阔的胸膛……”这是创作于2003年的诗歌《金清河,我的母亲河》中的一部分。
改变金清水系生态环境状况不仅是社会公众的期望,更是浙江省台州市各级政府的责任所在。近几年,台州市上下齐心协力,采取了一系列污染防治措施,因地制宜推进实施了金清水系主干、支流河道生态缓冲带、水下森林、人工湿地等水生态修复举措,以保障金清水系水质稳定达标乃至持续性改善。
随着水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的落地实施及其生态效益日益凸显,如今的金清水系不仅实现了流域水质、颜值“双提升”,也让流域一带市民心中的母亲河更“亲”更“近”。
将河水引入湿地预处理设备,重塑完整生态链
“十里长街十里景,一步桃红一步青;泛看西子今日色,哪如此处更相称”。
走在台州市路桥区主城区河道南官河两岸,不禁会让人想起古人描写路桥老街美好景致的诗句。
南官河属于金清水系核心支流,但因为早期城市建设问题,河道多为断头河浜且流动性差,造成南官河水体自净能力较差,水质一直在Ⅳ类-Ⅴ类徘徊。
为改善水质,路桥区在南官河保峰桥断面上游建设了占地面积约108亩、处理规模约为20000吨/日的保峰桥人工湿地,通过配套的一体化提升泵站,将南官河水引入湿地预处理设备,最终实现水质提升。
此外,路桥区在南官河邮亭泾等支流同步构建生态系统,在支流布置水下森林124.76亩,分布式种植矮生苦草、狐尾藻、金鱼藻等沉水植物,投放1660升食藻虫,构建“食藻虫—沉水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群落”共生系统;在水上密集构建约14.91亩的生态浮岛,发挥挺水植物根茎富集固定污染物的作用,进一步净化水质,有效打通了南官河生态链。
通过干流支流、水上水下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构建,河道断面水质全面达标且稳定保持在Ⅲ类水水质标准,实现了路桥区水质监测断面Ⅲ类水“零”的突破,并连续5个月保持Ⅲ类水的水质标准。
如今,南官河逐步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和活力,河中水清波明、岸绿景美,两岸人流如织,俨然一幅靓丽繁华的江南水乡秀美画卷。
构建“水下森林”,提升河道自我净化能力
初冬,站在徐山泾3号闸桥头临水而望,河水清澈透明,碧波荡漾下,茂密的水草摇曳生姿,小鱼在“水下森林”中来回穿梭……俨然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
徐山泾位于路桥区,属于金清水系核心支流,河道总长6.18公里,正如0.618黄金分割点,含有“最美”寓意。但数年前,徐山泾却存在水域感官效果差、水体浑浊透明度低等水环境质量问题。
“解决这样的难题,关键在于提升河道的自我净化能力。”徐山泾旁,路桥区桐屿街道农业三产分管副主任梁桉说。如何为河道治理“开良方”?经过一番“头脑风暴”,项目施工方根据河段的特征,因地制宜,采用以生态修复为主、其他手段为辅的方式,通过人工干预恢复水体生态系统,以实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三者统一,从而逐步恢复徐山泾水域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
思路明确,水生态修复工程随即启动。轮叶黑藻、红线草、眼子菜……一株株沉水植物陆续扎根进河底泥土里,形成了一片片“水下森林”,随波摇曳。目前,路桥区已在徐山泾水体中种植轮叶黑藻面积约10000平方米,红线草、眼子菜种植约47000平方米。
“沉水植物能为微生物提供栖息地,让水与生物相互依存,从而构建完整的水生态系统。种植轮叶黑藻,也是看中它耐高温、再生能力强、不耐深水、不容易败坏水质等特点,能够大幅改善河道生态。”说起“水下森林”构建,项目施工单位技术人员俞庆信侃侃而谈,“水底栽种轮叶黑藻、苦草等沉水植物来净化水质,岸边种植美人蕉这类挺水植物来美化河岸景观,这片区域就成了‘颜值担当’。”
如今的徐山泾不仅具有“黄金分割之美”,更有“水体灵动之美”,河水清澈透明,碧波荡漾,微风拂过,岸边的美人蕉等景观植物竞相摇摆着身姿,小鱼在“水下森林”中来回穿梭,一派生机勃勃。水韵,花香,沁人心脾。
实施微生物强化水质提升工程
三才泾属于金清水系北片支流,与其他河道交汇多,污染源类型多且复杂。经过台州市椒江区多年的实践证明,单一的截污纳管已无法实现这里的水质提升。
“目前水体质量可稳定达到Ⅲ类,最好的时候可以达到Ⅱ类。”沿“泾”街道——椒江区下陈街道“五水共治”办主任王波介绍。原先是治理“老大难”的黑臭河,为何能摇身一变成了水清景美的风景河?这要得益于一样“神器”——生物膜反应器。
今年6月以来,下陈三才泾实施微生物强化水质提升工程。面对治水“治反复、反复治”的老问题,下陈街道创造性地采用生物膜反应器技术,在河道底部放置沉水式生物膜反应器耦合微生态生化床。目前,三才泾河道内安装生物膜反应器的长度约2.6公里。
项目负责人介绍道:“生物膜作用的原理,就是在供氧充分的条件下,附着生长于某些固体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通过生长迭代消耗废水中的污染物,将其中一部分污染物分解为 CO2、H2O,并且不对河道造成二次污染,达到彻底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在安装生物膜反应器的基础上,河道内辅以生态构建,增设水生植物景观,放置曝气装置来增加水体氧含量,重塑河道完整的生态系统,恢复河道自净能力,从而使水体生态系统逐渐趋于平衡,水体水质得到提升。
此外,下陈街道顺势整治了河道周边环境,将两侧岸坡的杂草尽数清除,铺上草坪,不但提高了观赏性,还解决了原本河道发黑发臭、蚊虫多的问题。
如今,三才泾河道鱼翔浅底、蜻蜓蹁跹,曾经的臭味无迹可寻,水质改善明显,附近的居民常常在傍晚携家人来此散步闲聊。“街道为老百姓办了件好事,从前这里杂草长得高,过桥十分不便,河水又黑又臭,现在环境好了,我们别提多开心了。”高张村村民张兴开表示。
上一篇:让“我要环保”融入日常生活
下一篇:皖南山中古村落(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