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日前召开“完成‘十四五’规划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首场——“践行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绘制现代化宏伟蓝图”专场。
“十四五”以来,内蒙古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低碳发展协同并进,实现“三个持续向好”,万里绿色长城更加巍峨。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平持续向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冲锋号”吹响以来,内蒙古聚焦三大标志性战役,向沙海宣战,为绿色拓土,“十四五”前四年,累计完成造林2202万亩、种草8000万亩、防沙治沙4319万亩,规模均居全国首位,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盖度实现“双提高”,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守绿、扩绿已成为全区人民的共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深化重点行业治理,实施生态补水、内源治理、生物多样性恢复等系统工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6%,乌海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黄河干流内蒙古段水质连续5年稳定在Ⅱ类优良水平,“一湖两海”重现碧波荡漾。
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持续向好。内蒙古坚持“双碳”引领,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聚焦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实施一系列节能改造和清洁能源替代,统筹节能降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前四年,全自治区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6.8%,以年均1.4%的能耗增速支撑了年均6.1%的GDP增长。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在全国零碳园区建设中走在前列,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和赤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入选国家碳达峰试点,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探索新路径。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持续向好。内蒙古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率先推进可再生能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大力发展林沙产业、生态旅游、碳汇经济,为永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建立覆盖全自治区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体系,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管控制度,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格局基本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