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十大硬核举措攻坚蓝天保卫战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09-03 11:03:24 浏览()次

当前全面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是我们的当务之急、首位之责,没条件可讲、没时间可等、没后路可退,我们要全力以赴,举全区之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北京市房山区生态环境局在近日召开的全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会议上向全区发出倡议,在更高起点上以更高的标准打好蓝天保卫战。

今年1月—7月,房山区PM2.5累计平均浓度29.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8%,为有监测记录以来同期最优;优良天数165天,同比增加12天。但与此同时,房山区仍存在少数街乡镇大气法治治理工作滞后、部分企业减排增绿意识不强、监管不够到位等问题。

为有效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治理成效,近期,房山区全面深入分析形势,研究制定了《房山区提升空气质量及“含绿量”实施问题整改精准攻坚工作方案》《房山区“十大硬核举措”全力攻坚蓝天保卫战》等多项对策,系统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坚持低碳减排与重点监管协同发力。

强化责任担当,高频调度压实治理链条

“局党组(扩大)会每周通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空气质量待提升的街乡镇每日开展联合检查夜查行动,每周加大重点点位走航监测……”房山区大气污染治理“十大硬核举措”,逐级明确责任,压实治理链条闭环。为确保攻坚行动取得实效,“十大硬核举措”建立了三级调度机制,通过高频调度、层层传导,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针对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实施“点对点”精准帮扶督导机制。由区生态环境局领导班子成员牵头成立专项督导组,建立“五个一”工作模式(即一个重点区域、一名责任领导、一套整改方案、一个工作专班、一抓到底),帮助后进乡镇(街道)深入分析污染成因,量身定制“一地一策”整改方案。同时创新建立“先进带后进”帮扶机制,选取治理成效显著的乡镇(街道)作为示范点,通过现场观摩、案例分享等形式开展经验交流,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推动全区空气质量整体提升。

锚定“双碳”目标,构建低碳发展新格局

房山区将落实“双碳”目标作为推动区域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系统谋划低碳管理工作。高位推动计划实施,牵头制定《房山区应对气候变化2025年行动计划》,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任务节点和保障措施,为全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绘制“路线图”。

强化碳排放监管,积极配合市生态环境局完成2025年重点及一般碳排放企业名单核实工作,确保监管无死角;全力保障辖区48家企业顺利完成碳排放报告核查及履约工作,推动企业依法履行减排责任,从源头控制碳排放总量。

挖掘低碳发展潜力,通过市区联动机制,组织专家对6家企业的低碳技术应用情况进行评估,筛选出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潜力企业,为其提供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助力企业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区域绿色低碳发展积蓄动能。

深化治污减排,筑牢环境监管防线

房山区不断强化治污减排全过程管理,规范企业排污行为。在排污许可管理方面,持续扩大监管覆盖面,目前全区持证单位已达388家,累计完成排污许可证核发165件、排污登记1484家,实现了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让每一家排污单位都纳入规范化监管体系。

在减排项目推进上,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2024年减排项目档案上报工作,确保项目数据真实、完整、有效;同时提前谋划“十五五”减排项目,对辖区内潜在的减排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建立项目台账,定期报送污染物削减核算数据,并动态统计任务进度,确保减排任务落到实处,推动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

针对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实施精准监管,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在燕山石化监管方面,密切关注企业污染治理工程进展及绿色检修情况,主动服务企业转型发展,先后制定《燕山地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案》等专项文件,通过组织多部门会商调度,集中破解治理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企业污染物排放持续达标。在汽修行业治理上,完成10家汽修企业的污染治理设施检测,督促2家企业按要求上报“一厂一策”治理报告,通过精准施策,促进汽修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发展,不断提升区域环境治理精细化水平。

下一步,房山区将持续巩固现有工作成效,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全面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环境保障。

编辑:史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