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广东省湛江市生态环境AI环评智能审核系统“湛小环”上线启动仪式在湛江市生态环境局举行。这是湛江生态环境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跨越”,标志着湛江生态环境工作正式驶入智能化、精准化的新赛道。
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邓国庆表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交织演进的背景下,推动‘人工智能+’向生态环境领域渗透及深度融合,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路径。”
湛江市生态环境技术中心工程师表示,作为生态环境领域的“智慧新助手”,“湛小环”系统深度融合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云计算三大核心技术,构建起“双轮驱动”的技术架构。一方面打造涵盖法规条文、政策文件、技术导则及海量历史案例的“环评知识图谱”;另一方面搭建数据驱动—智能分析—精准判断的全流程作业体系。
面对动辄数百页、专业术语密集的环评报告,系统可快速解析核心内容,自动提取项目工艺流程、污染物排放等关键信息——过去需人工梳理数小时甚至数天的工作,如今仅需十余分钟即可完成,信息提取准确率超85%,彻底破解了人工审核中因信息繁杂导致的漏看、错判等难题。
针对传统环评耗时长、标准难统一的痛点,系统创新推出“AI初筛+人工复核”双轨机制,犹如为审核工作装上“智能双引擎”。对于环境影响较小的项目,AI率先介入:自动核查报告逻辑一致性、比对政策合规性、分析数据合理性,最快15分钟即可生成初筛意见。审核人员得以从繁琐的基础工作中解放,专注于初筛标记的“疑点”复核,效率实现跨越式提升。“湛小环”可使此类项目审核效率较人工模式提升超90%,这一机制创新成为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精准化、高效化的生动注脚,对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湛江市环境保护信息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系统未来将持续优化AI模型,通过引入更先进的算法与多维度环境数据,进一步提升复杂场景识别与分析能力,将审核准确率再提升,并拓展覆盖更多环评类别。同时,将拓展AI技术至生态环境监管中的其他业务,着力构建“实时监测-智能预警”的环境风险防控体系,推动监管效能全面升级。
“我们要让AI真正成为生态保护的‘智慧大脑’。”邓国庆在总结讲话中提到,“科技与环保的深度融合永无止境,今天的启动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随着系统持续迭代升级,AI技术将更深层次融入生态监测、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全链条,推动‘智慧环保’从蓝图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