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顺义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08-14 14:08:35 浏览()次
近年来,北京市顺义区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中取得显著成效。记者日前从顺义区生态环境局获悉,2018年至今,顺义区已累计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129件,涉及索赔金额超1.3亿元,在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位列全市第二,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顺义经验”。
创新机制,实现“一案双查”新突破。顺义区打破传统单一处罚模式,成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将“一案双查”机制常态化运行。通过季度部署会、线索筛查等制度,今年已办理“一案双查”类案件12件。针对案件类型单一问题,区生态环境局联合园林绿化、农业农村等多部门共同推进,实现案件类型多样化。同时创新简易评估程序,对事实清楚、损害较小的案件,通过小组会议、磋商等方式快速出具评估意见,既提高效率又减轻企业负担。
协同发力 构建“协商共治”新格局。顺义区搭建多部门磋商平台,生态环境部门与检察、公安等司法机关密切协作,成功推动多起疑难案件达成赔偿协议。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检察机关已支持办理损害赔偿案件7件。针对一起因证据不足无法起诉的废机油倒卖案件,区生态环境局及时启动损害赔偿程序,成功追偿清除污染费用13万元,实现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的无缝衔接。
创新模式 探索“多元赔偿”新路径。顺义区突破传统货币赔偿方式,开创性实施技改抵扣、补植增绿、劳务代偿等多元赔偿模式。某企业通过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抵扣赔偿40余万元;7个赔偿义务人在全区首个生态环境公益修复基地通过栽种植被履行赔偿义务;经济困难当事人通过向800余人次宣传制度实现“以宣代偿”。这些创新举措既保障了生态环境修复,又兼顾了企业发展和社会效益。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三个转变’改革实践,为全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提供更多‘顺义方案’。”顺义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