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港围头湾港区白海豚保护有了最新进展。
为保护繁殖季中华白海豚幼崽免受惊吓,在媒体关注、监督举报均无法阻止围头湾项目继续炸礁的情况下,环保社会组织自然之友提起了公益诉讼。
7月28日,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签收了自然之友针对泉州港围头湾港区石井作业区 #11号、#12号泊位工程提起的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一案的诉讼材料。
码头建设要炸礁,自然之友喊停
今年5月,自然之友关注到该区域正在施工的泉州港围头湾港区石井作业区#11号、#12号泊位工程,计划实施炸礁作业,而该行为将直接威胁这一区域的中华白海豚个体和栖息地安全。自然之友紧急联络媒体及相关主管部门,最终当地政府部门及时叫停了原计划于5月14日的炸礁作业。
在泊位工程附近活动的三只中华白海豚(图源:郑锐强)
但是,随后自然之友发现2025年6月中下旬,该项目在没有对外公告的情况下,又进行了新一轮的炸礁作业。而这一期间仍是中华白海豚的繁殖季。
中华白海豚,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该物种及其栖息地受《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严格保护,泉州围头湾是中华白海豚种群的核心栖息地之一。政府主管部门的报道、多篇权威科研文献以及多次目击影像资料,均充分证实案涉泊位工程所处的围头湾,是受《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严格保护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白海豚厦门湾种群东部社群(仅剩20头左右)至关重要的栖息地。
新闻报道、科研文章及目击影像资料均证实案涉区域为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
(图源:抖音及论文)
由于自然之友通过公众监督举报等方式,依然无法有效消除该项目危及中华白海豚及其栖息地的重大风险,因此自然之友依法对该项目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泊位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泊位工程直接占用围头湾的滩涂湿地,在施工过程中,直接占用滩涂开展引堤、栈桥桩基、疏浚、填海、炸礁等行为,导致滩涂的底栖生物及潮间带生物损失,进而直接造成中华白海豚的食物资源锐减和栖息地功能损失。
“泊位工程持续进行爆破作业产生的巨大冲击波,不仅可能直接导致中华白海豚个体死亡,还可能严重损害中华白海豚的回声定位系统,这种损伤可能导致个体丧失躲避船舶的能力而遭受撞击,或因导航失灵而误入渔网致死。”自然之友总干事何艺妮说。在中华白海豚栖息地内进行的水下炸礁作业,更是直接摧毁了其赖以生存的关键礁石觅食生境,导致食物资源锐减。
自然之友认为,泊位工程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发布的《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明确指出:我国中华白海豚生存面临着严峻威胁,包括栖息地不断萎缩,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其中海上爆破是造成中华白海豚直接死亡的主要原因。
泊位工程涉嫌环评违法
何艺妮告诉记者,在分析完《泉州港围头湾港区石井作业区#11号、#12号泊位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环评报告》)后,自然之友认为,该项目存在以下主要问题:未依法律规范客观调查及评价中华白海豚及其栖息地的现状,《环评报告》仅评价了项目7.9km外自然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的中华白海豚,未依法客观评价在评价范围内紧邻泊位工程施工区域的中华白海豚及栖息地;未依法律规范对泊位工程的炸礁工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未依法律规范对中华白海豚优先采取避让方案、或提出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等。
自然之友认为,《环评报告》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规范,存在《关于严惩弄虚作假提高环评质量的意见》(环环评〔2020〕48号)中的“关键内容遗漏”“基础资料明显不实”等环评弄虚作假情形,环评编制单位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必须注意的是,建设单位在中华白海豚的繁殖季实施了《环评报告》未曾提及的炸礁作业,属于违法炸礁。”何艺妮说。
中华白海豚厦门湾种群面临重大风险
根据相关科研成果及环评材料,厦漳泉金海域中华白海豚种群的数量已由2004年的86头下降到2022年的44头,且呈持续下降趋势。
近年来,该种群因厦门海域的涉海工程建设等因素,逐步分化为以泉州围头湾为核心栖息地的东部社群和以漳州九龙江口为核心栖息地的西部社群。政府主管部门报道显示,泉州围头湾现有20头左右的中华白海豚。栖息地面积不断缩小、生态廊道不畅通导致社群之间的基因交流难度加大以及各类人类活动的威胁,该社群已处于灭绝的边缘。
基于该项目存在的多项违法违规问题以及中华白海豚栖息地保护的紧迫性,自然之友依法向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要求停止施工破坏中华白海豚栖息地,消除对中华白海豚个体及其栖息地影响的风险,并承担生态修复等法律责任。
“我们希望泉州中院能够依法尽快受理本案,支持原告诉讼请求,尽快叫停这一伤害中华白海豚个体、破坏其栖息地的违法工程。”何艺妮说。同时,自然之友希望社会公众能够持续关注中华白海豚厦门湾种群,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支持中华白海豚的保护工作,行动起来,才能避免白海豚“功能性灭绝”的悲剧在中华白海豚身上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