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帮扶提升车检行业整体水平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05-22 11:03:17 浏览()次

“叮咚”一声轻响,长三角某市一机动车尾气排放检验机构负责人突然收到生态环境部门发来的一条预警信息,某辆正在该机构进行尾气排放检测的柴油货车,发动机转速全程为零,疑似弄虚作假。接到预警信息后,机构负责人立刻赶至检测现场拦停车辆,待执法人员赶到后一起倒查车辆检测时的视频录像并进行复检。通过外接机械式转速仪进行比对后,确认该机构使用的OBD诊断仪与车辆OBD系统版本不兼容,导致无法读取发动机转速。根据该情况,生态环境部门认定该机构上述行为虽不构成弄虚作假,但存在检验不规范、内控不到位的问题。因该行为对尾气排放检测结果无影响,执法人员决定不予立案,并现场开展帮扶,指导企业购置兼容性更强的OBD诊断仪。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尾气排放检验机构数量的激增,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部分检验机构受利益驱动,通过篡改、伪造检验数据等弄虚作假方式提高车辆通过率,严重影响了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市场的生态环境。为应对严峻形势,各地纷纷开展严厉打击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弄虚作假行为的专项行动。一些检验机构因此受到了严厉的行政处罚,部分检验机构甚至被取消了尾气排放检验资格。今年5月初,上海市一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机构因为41辆冒黑烟车辆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的违法行为被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取消检验资格,退出了检测行业。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更多机构在合法合规检测。但这些机构往往会面临一些实际困难,例如,检测标准不断升级、检测设备不断更新、资金投入压力大、人员检测能力不足等,日常检测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如文初描述的非主观性违法违规问题。如何提升这些检测机构的业务能力对于提升整个行业的检测水平至关重要,需要生态环境部门更加重视。今年5月6日,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9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机动车环境监管的意见》提出包容审慎监管,明晰了下一步监管方向与重点。对违法情节严重的机构,依法取消检验资格。对存在一般性、管理类、不规范检测等问题的机构,要以教育整改为主,加强帮扶指导,及时提醒预警,督促其自查自纠。

江苏省苏州市一直坚持教育惩罚相结合的执法监管模式。2024年10月,苏州市成功打造国内首个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机动车排放检验非现场监管“AI前哨”系统。系统设置了数据恒值、转速异常等37个数据预警模型,对全市检测机构实时上传的尾气检测数据进行比对研判,挖掘异常情况。发现一般性、管理类、不规范检测等问题的,系统实时向机构发出提醒预警信息,生态环境部门一般不予立案,以教育整改为主,机构自查自纠。发现涉嫌检测作弊违法行为的,执法人员现场核实,依法依规处理。

今年1—3月,在“AI前哨”系统全方位实时监管下,全市机动车排气检测不合格率同比提高近10%,预警线索同比下降近50%,39家检测机构的检测数据在合规性、完整性上得到有效改进。同时,执法人员还在该系统的协助下,依法查处检测作弊等违法行为11起。苏州市机动车排气检测行业整体能力不断提升,检测行为不断规范。

编辑:江虹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