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治理数字化推进治理现代化,通过打造生态环境高质量数据集和智能中枢,构建武汉市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向精细化、智能化、协同化转型。近日,这一案例成功入选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生态文明分论坛典型应用。
以“平台底座+应用场景”为核心架构,武汉市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聚焦能监控、能研判、能指挥三大功能,集中打造实时监测、动态监管、数字治理、智能服务“四位一体”和“一屏统览”。创新开发智眼观天、智水清源、智效低碳、智慧执法、智卫绿盾、智医问诊等六大类数智应用模型,加强实时生态环境物联感知数据接入,实现空气质量分钟级预测、污染源智能画像、环境问题闭环处置,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数智化转型。
同时,武汉市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依托全市公共数据平台,开展与其他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归集的数据汇入数据中台,实现生态环境部门“粗加工、深加工”、数据部门“精加工”,初步实现了数据质量自动预警、智能报表、数据目录、数据交换、一企一档等功能。平台归集水、气、土壤等9大类5亿条数据,数据共享接口213个,利用机器学习构建“一企一档”企业画像,完成1.4万家污染源数据治理,支撑环境准入研判和排污许可智能监管。
以三维地图为载体,武汉市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实现将污染源分布、环境质量指标等多维信息进行动态叠加展示,结合AI驱动的实时预警模型,不仅打造了高度可视化“驾驶舱”,还能够对环境数据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与分析,真正实现了“一屏统览全域环境状况、秒级响应环境异常变化”。
同时,平台可线上实现生态环境监测、监管、监察“三位一体”联动,打造“监控预警、分析研判、任务调度、协同处置”的数字化指挥体系,创新建立重点断面水质调度联动机制、空气质量指挥调度座席管理制度,支撑了日常环境质量形势分析、大气污染应急调度、水环境问题调度等工作。
据悉,系统上线后,在每季度环境质量调度会上,业务处室负责人直接用平台进行汇报业务工作,指挥长用平台现场调度,让数据说话,用系统分析,充分发挥“智慧大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