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力引领 推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04-16 12:04:17 浏览()次

4月15日,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国家电投集团联合举办“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核安全主场活动暨第三届“国和行”公众沟通主题活动。

穿行于大国重器间,了解三代非能动核电技术“国和一号”机组背后的硬核力量;聆听核安全守护者扎根荒漠的故事,体悟他们为核安全默默奉献的初心;欣赏妙趣横生的核科普动画,学习了解更多核安全知识……在中国科学技术馆核安全主题展展厅,记者回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十年来路,开启了一段“核安全守护美好生活”的绿色之旅。

“1+5+N”多会场联动

“我是今天的小小讲解员,大家准备好了吗?”

“这里是辐射检测区,拿起仪器,跟着我慢慢靠近地板,这个仪器的读数正在增加,利用这台‘神器’,就可以测出我们日常物品的辐射值。”

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核安全主场活动的大屏幕上,远在浙江苍南的“小小讲解员”们连线现场,绘声绘色地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充满童言童语的核安全科普小课堂。

在广东省湛江市的廉江核电站,项目现场沉浸式警示教育活动正在进行。

一位核电工程师说:“我们深感核安全责任重大,后续一定会严守标准,不放过任何细节,全力保障核安全,为项目高质量建设倾尽全力。”

据了解,本次“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核安全主场活动首次采取“1+5+N”联动模式,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主会场及山东、广东、福建、浙江、辽宁五省分会场同步启动。

以屏幕为线,远端与近端的距离消弭,织起一张覆盖沿海核电省份的核安全公众沟通之网。此次活动以多形式互动、多地联动的形式,向全民普及国家安全、核安全理念和知识,展现我国核安全事业十年发展成就,营造全民共同守护核安全的良好氛围。

核安于心,守护无界

主场活动屏幕前,画面转至祖国边陲,一个个扎根雪域高原、戈壁荒漠、海滨岛礁的故事正在各地上演。

这些故事的主角有一个相同的身份——核安全守护者。

雪岭之下,生态环境部组织三省协同作战,开展12次应急联合演练,在冰天雪地中,以实战化标准筑牢国土安全防线。

黄海之滨,生态环境部地区监督站的监督员俯身丈量安全网,以细致入微的态度防止每一毫米的偏差,用专业与执着书写生态与发展答卷。

观众席间,经久不息的掌声献给大屏幕上正播放的《边陲新风》专题片的主角。一批核安全守护者在辐射监测仪规律的滴答声里、在浪花四溅的车间中、在熄灯的巡警路上,全力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将守护公众安全视为最高使命。

在活动现场,一批一线核电从业者的科技攻关故事也被搬上舞台。来自上海核工院一线的工程师以情景剧表演的形式,再度演绎“国和一号”国产化旁排阀热态性能台架试验的攻坚时刻。

“我们不能再等靠进口旁排阀了”“这项技术如果不攻破,我们国产化自主核电技术就会永远被外国人卡着脖子”……现场振奋人心的台词再现核电项目现场难忘的日与夜,展现“国和一号”首堆投运的攻坚战背后,核电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的信念与担当。

提升公众核科学认知

提升公众科学认知、营造共同守护核安全的良好氛围,是全行业共同努力的方向。

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核安全守护美好生活”公众沟通品牌体系正式发布一周年,这颗核科普的种子正逐渐生根发芽,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在官网开设“核安全守护美好生活”专题,开设一图一故事等品牌专栏,全面分享国内外核安全监管的良好实践与成效。通过线上与线下互动,行业与媒体协同,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的核安全公众沟通活动开展,彰显核安全工作独立专业、严慎高效的文化内核。

在活动现场,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正式启动2025年媒体核电行活动。主流媒体及网络大V将深入一线报道我国核能发展与核安全故事,展现大国重器的硬核实力,用真实、立体、全面的传播,谱写高质量发展与国家安全同频共振的壮丽诗篇。

在中国科学技术馆还同期开设了核安全主题展,通过展示十年普法成果、三代非能动核电技术“国和一号”机组模型、创意艺术作品等5方面内容,向社会公众开展核安全知识科普,揭开核电的神秘面纱,架起一座核能与公众的信任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