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天命人”带火丽水大漈乡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4-09-09 12:50:33 浏览()次

“一般来说,到了暑期末客人就会减少。”8月底,位于大漈乡的云中俏民宿老板梅方娟却接连收到四五个预订房间的电话,“上午还打算收拾好房间就回县城居住,没想到连着好几天房间都订满了。”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乡是著名的高山避暑胜地,拥有“生态之乡、茭白之乡、宋韵小镇”三张金名片。每年的暑期是民宿行业的旺季。这次快结束时突然爆火,让梅方娟感到惊讶。

原来8月推出的热门游戏《黑神话:悟空》,其中第四回“曲度紫鸳”的剧情背景源于大漈的时思寺。随着游戏IP的爆火,各路“天命人”陆续来到大漈乡,再次带火了当地90余家民宿农家乐。不少村民像梅方娟一样,又开始迎接源源不断的客人。

“客人从丽水、温州、江苏等地过来,看一看游戏里的真实场景,同时感受这里的高山生态环境及畲族特色食材。”梅方娟刚接了一个订单电话后继续介绍,“我不懂游戏,现在实打实地感受到了游客的热情,也从侧面反映出维护好生态环境和历史资源,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收益。”

生态农业产品口感让游客纷纷点赞

这几日,大漈乡的茭白种植基地里也是一派繁忙的收割景象。正值收割季,茭农们手握镰刀,动作娴熟地将一根根茭白收割下来。

“你这里的茭白加了糖吗?还是有什么特色做法,为什么会这么好吃?这个糯糯的像是米糕,是畲族独有的吗……”一些外地游客在村里就餐时,一边称赞一边发问。

据了解,大漈乡是浙江有名的“高山冷水茭白之乡”。目前全乡茭白种植规模达5000余亩,亩产年均收入稳定在8000元以上,全乡85%以上的农户以种植茭白谋生。同时以冷水茭白产业为“无废”农业发展核心,开展“茭鸭套养”“茭鳅套养”生态立体养殖,茭鸭吃虫、除草,能防治虫害、草害;泥鳅消化茭鸭排泄物、疏松土壤,可以净化水质、提升地力;茭白又为茭鸭、泥鳅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互为供给”,实现了有机循环。

“化肥投入量减少12.8%,用药量减少54.4%,77项农药及重金属残留检测均为零。所以我们的茭白可以生着吃,而且脆得好吃。”吴建海自豪地介绍,“我们引入省内首个‘京东农场’数字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成200亩智慧农业园区,控制农业固体废弃物减量,从源头实现“无废”农业种植管理。”

据悉,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数字化生产促使更多村民搭上增收致富的“无废快车”。在同等肥料的情况下,套养的茭白明显比常规茭白嫩绿,产茭期延长,亩产收入提高35%。每亩茭田还能捕捞到约20斤本土泥鳅变现;秸秆回收后,茭农每亩还能增收300元至500元,极大促进了茭农生产的积极性。

“我们全家都在茭白种植基地工作,年收入翻了番!今年民宿爆火后,收入会更高。”茭农林慧洪兴奋地说。

对废弃资源再利用打造环境优美的“无废”避暑胜地

大漈乡每年产生废弃茭白秸秆6000吨左右,如何处理大量的秸秆,成为一道必答题。

“往年大量秸秆堆积路边、倾倒河道、露天焚烧,既影响环境卫生、村容村貌,又存在火灾隐患。”吴建海介绍。

为破解这个难题,大漈乡积极探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模式,构建“收集、储运、处理、利用”全链条贯通的标准化体系,多维度打造茭白全生命周期低碳发展模式。据了解,大漈的秸秆等废弃资源可由“强村公司”统一运输并综合处理,并采取“秸秆换肥”、秸秆饲料化、肥料化、产业化等举措。

如在大漈乡,每10斤秸秆可直接让农户兑换2斤有机肥。或者将秸秆粉碎加工为青贮饲料,直供周边的景宁天洋农业数字化美丽牧场,可供一万多头湖羊食用。推出秸秆生态堆肥循环利用项目,通过粉碎发酵堆肥,每1吨鲜秸秆可产出约0.3吨有机肥。此外,延伸产业链条,开展秸秆手作体验,发展秸秆手工艺品作为景区伴手礼,拓宽利用场景。由此大力促进包括秸秆在内的农业固体废物的源头减量,充分资源化利用及全过程无害化处理。

“这里空气真好,住了几天也闻不到秸秆焚烧的味道,真是好看好玩好吃又避暑。”来自上海的游客吴女士有感而发。

据悉,大漈乡已率先创成丽水市首批“无废乡村”和“无废景区”,并将“无废”理念融入景区,推出高山康养度假、乡村文化体验、低(零)碳民宿集群3大板块,在10家民宿开展零碳智能新型电力系统试点,通过客房用电量监测,经对比分析得出的节电量可用于抵扣住宿费或餐费,实现游客和民宿双赢。

“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景宁畲族自治县各族干部群众回信中,勉励‘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谱写畲乡景宁发展新篇章’。”丽水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胡晓红表示,“我们将以无废城市创建和生态文化为抓手,共绘一张山区乡镇高质量发展和“畲乡共富”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