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轴线,感受文化脊梁的独特魅力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4-09-09 12:50:10 浏览()次

今年7月,“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为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9月6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团工委、北京团市委、市文物局和东城团区委联合开展了“青聚首都—走进北京中轴线”调研活动,让更多青年进一步实地感受“北京中轴线”文化脊梁的独特魅力,深入了解中轴线申遗相关工作,了解“北京中轴线”规划建设情况。

 

调研团队在先农坛耤田前,了解传统农耕文化。

在先农坛观看“一亩三分地”,感受中华传统农耕文化

活动首站来到位于北京中轴线南段西侧与天坛比肩而立的先农坛,其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中国古代皇家祭祀农神之所,展现出了中国传统社会对农耕文化的尊重,承载着明清两代国家祭祀先农的礼仪传统。

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设在先农坛内。据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薛俭介绍,古建馆在先农坛主要陈列两类展览:一个是中国古代建筑展,按照中国古代建筑史从原始社会到历朝历代发展的历程进行展览;另一个是先农坛历史文化展,向公众展示先农坛自身的历史文化与景观。

历代帝王祭祀先农的传统从汉代以来从未断过,先农坛主要就是围绕农耕组织祭祀。薛俭介绍,“祭祀先农,是希望围绕农耕生产的自然现象都能风调雨顺,在祭祀活动中能够体现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朴素哲学思想”。

在一块绿油油的谷子地边,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郭爽介绍说:“这就是耤田,也就是俗称的‘一亩三分地’,当年皇帝就是在这小块土地上亲耕、行耤田礼。该历史景观也是北京先农坛农耕文化的核心展示区,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昔日皇帝的农田,如今已成为人们感受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场所。自2019年开始,这里每年春秋都会以春播和秋收为主题,举办“先农坛一亩三分地农耕体验季”活动,会邀请公众到田地体验农耕的乐趣。

image.png

先农坛一角。

“自申遗工作启动后,国家对先农坛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日益加大,先农坛持续开展了保护性修缮。”郭爽介绍,例如神仓院落(专门储存皇帝亲耕收获的谷物)完成了对文物本体的修缮,包括屋面、瓦面的修缮、彩绘的保护性修复等;而庆成宫(皇帝行耕耤礼后休息和犒劳随从百官茶果的地方)则完成了对建筑本体的修缮以及周边环境的整治。据了解,不久后,这些区域将会采取恰当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开放。

薛俭向调研团队介绍,申遗之前,先农坛的名气远不及故宫和天坛,但将先农坛纳入中轴线一体保护后,其知晓度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游客越来越多。

保护中轴线遗产,利于推动区域功能优化

走近先农坛庆成宫南院内,一片红色的展牌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郭爽向调研团队介绍,这是为庆祝今年7月“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设立的中轴线申遗专题成果展。展览包含“世界遗产:北京中轴线”“古今辉映:前世今生阅中轴”“不忘初心:申遗保护大事记”“历久弥新:擦亮中轴金名片”“永恒中轴:守护遗产众志成城”“展望未来:我与中轴有个约定”六部分,全景展示北京中轴线的文化魅力和申遗保护工作历程及显著成效。

在成果展上,调研团队了解到了“北京中轴线”囊括了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以及居中道路遗存等五大类遗存,其选址、格局、城市形态和设计均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理想都城范式,展现了中国古代王朝制度和城市规划传统,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

“北京中轴线”由15个遗产构成要素,自北向南依次为: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南段道路遗存、天坛、先农坛、永定门,遗产区面积589公顷。

“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是此次申遗的一个重点遗产构成要素。”薛俭介绍,它的形成对于北京中轴线的发展演进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展示出北京现代城市发展对于北京中轴线所建立的秩序与景观的尊重与继承,还见证了北京中轴线近现代公众化的转变历程。如今,天安门广场仍然是重大国事活动和市民活动的举办地,但已转变为人民至上的公共广场。

“每一个点位纳入申遗中轴线构成要素中,都是有其重大意义的。”郭爽表示,可以说,中轴线不仅是建筑的轴线,更是历史与文化的轴线,这条线已融入到了北京人的生活当中,透过这条线能看到北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对于在这生活的人们来说,对其进行保护,就留住了人们的乡愁记忆和老城情怀。”郭爽补充,对中轴线遗产进行保护,还有利于推动区域功能优化,助力民生改善、环境提升等多重目标实现,进而实现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

科技手段作支撑,对中轴线开展精细化监测与保护

纵贯南北于北京老城中心的中轴线,全长7.8公里,遗产区和缓冲区面积巨大,如何对其进行保护与监测管理的呢?在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保护中心),调研团队寻找到了答案。

走进保护中心大门,一块巨大的电子屏映入眼帘——这幅中轴线遗产区和缓冲区的“全景图”上,分布的221个文物保护单位、33个历史文化街区、1000多条传统胡同,甚至8000多棵古树名木,一目了然。

“大家看到的是国内首个应用三维数字孪生技术的遗产监测平台——北京中轴线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与保护平台。”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遗产监测部主任周子予站在屏幕前介绍,平台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实现变化可监测、风险可识别、险情可预防、保护可持续,确保北京中轴线的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得到有效保护。

image.png

北京中轴线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与保护平台。

随后,他轻点图标,只见系统大屏上能清楚的看到中轴线上15处遗产构成要素的文物本体,以及它们周边的自然环境、格局风貌、以及遗产区实时游客数量等情况。“我们制定了遗产保护状况、可持续发展、遗产治理、管理体系、能力建设共5方面的中轴线监测指标体系,并细化为17大类69小项,精细化开展监测工作。”周子予介绍。

比如:在保护状况方面,包括遗产基础信息、总体格局变化、遗产使用功能变化、保护展示与环境整治工程、本体与载体病害、安防消防及基础设施等内容;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聚焦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建设控制、旅游与游客管理等内容。

开展精细化监测工作的背后,离不开一系列科技手段作支撑。周子予介绍,平台主要利用遥感卫星、物联网传输监测设备、街景相机、移动巡查等多样化技术手段,为遗产监测提供保障。申遗成功后,平台还将逐步迭代完善,为保护中轴线提供更精细、更立体、更全面的技术支持。

此外,申遗工作启动后,中轴线与公众的关系也越发密切,有很多市民逐渐参与到中轴线的保护与监测工作中。而由保护中心、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办公室等联合发起的“北京中轴线数字打更人”活动,为公众参与中轴线保护提供了一个平台。

该活动是微信小程序“云上中轴”里的一项功能,其链接了公众与监测平台,使每个人都能化身成为中轴线守护者。“在平台上,志愿者的中轴线巡查信息可实时汇集;他们反映的标识不清、彩画剥落等各种问题,会得到工作人员针对性的解决。”周子予介绍,自去年开展“中轴数字打更人”活动以来,已有超六万人加入中轴线的日常巡查保护中。

在中轴线最南端的永定门城楼,调研团队在城楼上观看了“邦国永定”历史文化展览,了解了永定门的历史、城台城墙修筑、装饰工艺等内容。“永定门城楼的修复,恢复了北京城中轴线的完整性,再现了完美的中轴神韵。”讲解人员说道。

image.png

永定门城楼远眺美景。

参观完调研活动,大家纷纷表示,倍感振奋、收获良多。“走近中轴线,不仅了解到了中轴线申遗背后的故事以及其作为文化脊梁独特的魅力 ,还感受到了中国人传承的力量与中国古代文明的伟大和辉煌,让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热爱和敬仰,希望这份历史和文化的传承能够永远延续下去。”

中央和国家机关团工委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此次活动。来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等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以及来自市直机关工委、市卫健委等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共计100余名青年参加此次调研活动。

编辑:王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