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张照片记录南京所调查西藏生物多样性全过程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4-08-19 00:21:30 浏览()次
近日,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物多样性调查团队完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调查试点(吉隆县第二期)”的夏季调查工作。
追逐动物、寻找植物,一部相机就是他们的“装备”。
作为调查团队带队人,秦卫华博士带领着团队用镜头记录着西藏这片高原。
在野外调查过程中,需要队员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此次调查团队共分3组,秦卫华带领南京所李中林硕士和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坤博士负责拍摄植物,南京所楚克林博士和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明霞博士主要负责野生动物、珍稀鸟类的拍摄与记录。此外,还有一个由南京所伊剑锋博士带队的4人调查小组,专门负责两栖爬行类的调查记录。
7月的吉隆阴雨连绵,连日的雨水给调查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山间雾气迷蒙,道路泥泞不堪。秦卫华几人乘坐车辆向吉隆镇扎村朗吉措神湖方向行进,行驶在盘山路上拐角处遇到对面来车。
到达海拔3300米左右时,几人迫不及待下了车,徒步前行。图为秦卫华边走边观察记录路旁的植物。
天空仍旧飘着细雨,他们身挎相机,分头行动,一路上的野生植物、飞动的鸟类,让他们不由自主地举起相机,对焦、按快门……
图为李中林站在山路边缘拍摄植物。
图为刘坤站在路边山坡上拍摄长根老鹳草。
他们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常在悬崖边、山坡上、草丛中、角落里发现新物种。
图为秦卫华爬上山坡拍摄大叶假百合。
图为百合科假百合属大叶假百合。李中林摄
我国有很多珍稀植物长在高海拔地区。沿途,科考人员欣喜发现许多开花植物:大叶假百合、耳叶象牙参、小百合、岩生银莲花、匍茎点地梅、西藏点地梅、鳞腺杜鹃、珠峰垂花报春、西南吊兰、羽叶花探春……
图为李中林爬上山坡拍摄耳叶象牙参。
图为美丽唐松草吸引着李中林驻足拍摄。
图为在吉隆拍摄的毛茛科唐松草属美丽唐松草。
图为高山鸢尾花。拍摄于去往朗吉措湖途中的山坡上,海拔3300米左右。
图为楚克林拍摄的浪穹紫堇花。
图为楚克林拍摄的大圆叶报春。
图为报春花科珠峰垂花报春。秦卫华拍摄于朗吉措湖边山坡,海拔4200米左右。
图为报春花科钟状垂花报春。李中林拍摄于吉隆县夏村,海拔4200米。
图为刘坤在雨中蹲下拍摄植物。拍摄于去往朗吉措湖的山梯上,海拔4200米。
图为姜科头花象牙参。李中林拍摄于吉隆县国门,海拔2270米。
图为大苞棱子芹。秦卫华拍摄于去往朗吉措湖的途中,海拔4000米左右。
图为虎耳草科岩白菜。秦卫华拍摄于朗吉措去往萨勒乡途中的山坡上,海拔4200米。
图为爵床科变色马蓝。秦卫华拍摄于吉隆县招提壁垒景区,海拔约3300米。
图为唇形科深红火把花。秦卫华拍摄于吉隆县江村,海拔约2300米。
图为秦卫华在吉隆县开热瀑布附近拍摄植物,海拔约3300米。
图为刘坤在吉隆县开热瀑布附近拍摄植物,海拔约3300米。
图为凤仙花科镰瓣凤仙花。李中林拍摄于朗吉措,海拔3900米。
图为紫草科尖苞滇紫草。李中林拍摄于吉隆县夏村,海拔4200米。(注:尖苞滇紫草(Onosma bracteata)植物目前在网上搜不到彩图和相关介绍)
图为紫草科污花胀萼紫草。李中林拍摄于吉隆县扎村附近,海拔3340米。
图为茄科铃铛子。李中林拍摄于吉隆县开热瀑布附近,海拔3300米。
图为菊科毛苞刺头菊。秦卫华拍摄于吉隆镇夏村,海拔4000米左右。
图为西南吊兰。
图为紫葳科藏波罗花。秦卫华拍摄于佩枯措旁山坡,海拔4700米左右。
图为鸢尾科天山鸢尾。秦卫华拍摄于佩枯措旁山坡,海拔4700米左右。
图为刘坤和李中林在吉隆大峡谷拍摄天南星科短柄斑龙芋。
图为天南星科短柄斑龙芋。(注:该花与国家植物园(北园)展出的珍稀植物巨魔芋为同一科)
高海拔和低温造就了许多物种。而绿绒蒿属植物无疑是喜马拉雅地区众多高山物种里最耀眼的明星。
这些被人们称为“高山牡丹”的绿绒蒿属植物,属罂粟科,非常珍贵。目前全世界绿绒蒿属植物约有79种,其中约80%分布在我国,主要集中生长在海拔3000—5000米的雪山草甸、高山灌丛、流石滩地带,所以又被称为“离天空最近的花朵”。
这次夏季调查,秦卫华他们拍到了至少5种绿绒蒿。
海拔3700米,去往朗吉措湖的途中,调查团队发现了秋花绿绒蒿,从上至下依次为秦卫华、张明霞、李中林、刘坤、楚克林。
图为秋花绿绒蒿在海拔3700米的高原峭壁间迎风而立。秦卫华摄
车辆继续上行,沿途秋花绿绒蒿逐渐多了起来。
图为山坡上零星生长的秋花绿绒蒿。
车辆到达海拔4040米时停了下来,调查人员顺着山梯继续攀爬,雨越下越大,而他们却没有停下脚步。
为了寻找其他种类绿绒蒿,他们爬上了海拔4200米的高山。
图为李中林雨中爬山寻找绿绒蒿。
图为秦卫华(后)、刘坤(前)雨中爬山寻找绿绒蒿。
图为调查成员在雨中寻找拍摄绿绒蒿(从左至右依次为刘坤、李中林、秦卫华)
就在4200米的朗吉措神湖附近的高山上,他们又发现了3种绿绒蒿。
图为美花绿绒蒿(注:美花绿绒蒿是少见的附生在潮湿岩壁环境上的绿绒蒿属植物) 秦卫华摄
图为吉隆绿绒蒿 李中林摄
图为心叶绿绒蒿 秦卫华摄
科研人员追寻绿绒蒿属植物,只因盛夏之季恰是它们开花的时节。
说珍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绿绒蒿属植物一生只开一次花,花期短暂,大部分人很难亲眼窥见真容。
结束吉隆镇的调查任务后,调查团队来到海拔5400米的孔唐拉姆山流石滩区域继续调查,寻觅隐秘于高山流石滩中的珍稀花卉。
流石滩的环境严酷,大多数生物都不愿久留,只有少数动植物能耐受流石滩的恶劣环境。
图为秦卫华在孔唐拉姆山流石滩上拍摄多刺绿绒蒿(注:在这里,调查团队拍到了第5种绿绒蒿属植物——多刺绿绒蒿)。李中林摄
图为秦卫华在孔唐拉姆山流石滩上观察拍摄多刺绿绒蒿,一旁的刘坤也在寻找。李中林摄
图为秦卫华在孔唐拉姆山流石滩上拍摄的多刺绿绒蒿。
图为李中林在孔唐拉姆山流石滩上拍摄的多刺绿绒蒿。
图为李中林在孔唐拉姆山拍摄到的唇形科绵参。
结束吉隆县的调查任务,楚克林又接到了新的任务安排,转机飞到了青海进行野外调查,在海拔4824米的巴颜喀拉山,他拍到了新的绿绒蒿种类。
图为楚克林拍摄的全缘叶绿绒蒿。
7月初,受连续性降雨影响,日喀则市定结县陈塘镇那当河水流量暴增,省道514线日屋镇至陈塘镇多处路段被大水冲毁。陈塘镇区域电力、通信一度中断。秦卫华一行不得不改变行程,取消陈塘镇的植物多样性调查任务。但是在今年5月的春季调查中,他们在陈塘镇拍摄记录到了许多珍奇物种。
图为大花绿绒蒿。李中林拍摄于定结县陈塘镇,海拔3900米。
图为锥花绿绒蒿。李中林拍摄于定结县陈塘镇,海拔3900米。
图为百合科川贝母。李中林拍摄于定结县陈塘镇,海拔3840米。
图为兰科紫茎兰。李中林拍摄于定结县陈塘镇,海拔3430米。
图为藜芦科西藏延龄草。李中林拍摄于定结县陈塘镇,海拔3430米。
图为马兜铃科西藏关木通。李中林拍摄于定结县陈塘镇,海拔2790米。
图为兰科细茎石斛。秦卫华拍摄于定结县陈塘镇,海拔2730米。
图为杜鹃花科毛叶吊钟花。李中林拍摄于定结县陈塘镇,海拔2630米。
图为杜鹃花科长药杜鹃。李中林拍摄于定结县陈塘镇,海拔2310米。
图为塔黄。此次夏季调查中,秦卫华拍摄于亚东县,海拔约4400米。
真正深入大山后,大自然有着各式各样悦耳的声音。山林间不时传来阵阵鸟鸣,悦耳清脆。星鸦、异色树莺、火尾太阳鸟、拟大朱雀、金色林鸲、白斑翅拟蜡嘴雀……科研人员镜头记录下的鸟类数量也越来越多。
图为前往朗吉措神湖的途中,张明霞(左)和楚克林(右)拍摄鸟类。
图为前往朗吉措神湖的途中,楚克林站在山路边缘观察拍摄鸟类。
图为拟大朱雀。张明霞拍摄于吉隆县佩枯措湖边。
图为金色林鸲。张明霞拍摄于吉隆。
图为白胸翡翠 。张明霞拍摄于吉隆镇前往夏村路上,海拔2800米。
图为斑头雁。张明霞拍摄于亚东县前往日喀则路上,海拔4300米。
图为秦卫华今年4月在吉隆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时拍摄的黑鹇。
图为血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张明霞拍摄于吉隆朗吉措
图为南亚岩蜥正在享受日光浴。楚克林拍摄于吉隆口岸附近,海拔1800米。
图为猴科熊猴(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楚克林拍摄于吉隆镇前往吉隆口岸途中,海拔2400米。
图为喜山长尾叶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张明霞拍摄于亚东县,海拔2800米。
图为亚洲胡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伊剑锋拍摄于吉隆镇附近,海拔3000米。
图为觅食的岩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楚克林拍摄于吉隆镇前往吉隆县城路上,海拔4100米。
图为藏原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张明霞拍摄于定结县前往帕里镇途中,海拔4100米。
图为高原鼠兔。张明霞拍摄于吉隆县前往日喀则路上,海拔4300米。
图为黑颈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张明霞拍摄于吉隆县前往日喀则路上,海拔海拔4300米。
图为藏野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楚克林拍摄于吉隆县前往日喀则途中,海拔4400米。
为了更好地监测和保护动物,科研团队在吉隆县境内安装了85台红外相机。这次调查团队回收了部分春季放置的红外相机存储卡,大家十分欣喜,红外相机成功拍到了许多视频——包括行踪隐秘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花豹,还有鬣羚、亚洲胡狼、喜山长尾叶猴、黑鹇等众多保护动物。
图为楚克林他们在吉隆县境内安装的红外相机。
图为楚克林他们在吉隆县境内安装的红外相机。
图为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花豹。楚克林供图
图为红外相机拍摄的黑鹇(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楚克林供图(注:红外相机拍摄白天是彩色图像,夜晚是黑白图像)
野外调查时,山蚂蟥经常出现,这对科研人员是一个挑战,意味着他们得“全副武装”。
图为正在拍摄鸟类的楚克林,相机镜头上突然落下了一只山蚂蟥。
图为回到车上后,李中林相机上蠕动的山蚂蟥。
提及可怕的“吸血鬼”山蚂蝗,团队成员似乎已经见怪不怪。脖子上、腿上都有可能被山蚂蟥附身,当有冰冰凉的感觉时,山蚂蟥可能正在身上吸血。
图为雨中穿戴“绑腿”(躲避山蚂蝗的“袭击”)的李中林和刘坤正在崖边拍摄记录植物。
图为回到车上的张明霞在衣服上发现了一只山蚂蟥。
图为吉隆调查过程中,秦卫华腿上趴着的山蚂蟥。
图为秦卫华正在拍摄植物。为了能清楚看到山蚂蟥,行走过程中,他撩起了裤腿。
秦卫华讲述,有一次,一只山蚂蝗在他腿上吸饱了血,圆滚滚的,自己脱落了下来。秦卫华腿上留下了一串血迹,血流不止。
图为吸饱血从秦卫华腿上脱落的山蚂蝗。
背上包裹、背着相机,每天平均徒步一二十公里,是科研人员野外调查的常态。
但是,科学家的精神不也体现于此吗?把论文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真实记录和研究客观情况,为美丽中国建设,步履不停。
图为3组调查人员会师合影,从左到右分别为李师傅、傅云、李中林、袁屏、伊剑锋、秦卫华、楚克林、张明霞、刘坤、莫师傅。
高原之美,绚丽多彩。
藏野驴、花豹、岩羊、亚洲胡狼、喜山长尾叶猴、黑唇鼠兔……野生动物安然栖息繁衍,物种数量不断增加,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现在的高原大地生机勃勃,一幅“最美第三极”的画卷徐徐展开,不负人们“诗和远方”的向往。
接下来,科研人员还会再去吉隆县进行今年最后一次秋季调查。
故事还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