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淳安锻造精干执法队伍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4-08-05 00:55:15 浏览()次

绿色管家入企服务。

杭州市淳安县是浙江省唯一特别生态功能区,也是浙江省山区26县之一,千万人口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压力大,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大,如何平衡好保护与发展,化解“改善营商环境与完成执法任务”“地域面积辽阔与监管人员不足”“环保意识不足与生态高度敏感”等矛盾是摆在全县的难题,也是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淳安分局(以下简称淳安分局)每位执法队员肩负的迫切使命。为全力做好全县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守护好这一湖秀水和满目青山,淳安分局利其器、借东风、亲群众,锻造精干执法队伍,优化监管模式,提升执法效能,发动全社会参与,共同织密生态环境保护网格。

利其器

铁杵磨针铸造环保铁军

淳安分局坚持向内提升,以执法大练兵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执法中队队员理论、技能培训。通过夜学、周例会等方式组织队员分享执法经验、探讨案件办理过程中多发问题,开展课堂测验检验学习成果。邀请专家分类指导执法装备运用和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教学,并每周开展实战操作练习。在近日的杭州市“砺技能 展风采 铸铁军”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实战比武中摘得三等奖。

生态环境执法专家一线指导。

在内强素质基础上,坚持向外学习。通过省市帮扶、雷霆行动、交叉执法等方式,获得上级部门及兄弟单位的指导和支持,吸收优秀执法理念、技术和方法。省市生态环境执法专家委员会第一时间帮助解决淳安分局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对案件办理、法制审查等内容提供专业性的指导意见,运用专家力量来提升执法效能。

今年以来,共立案17件、已完成处罚11件、处罚金额125.2万元,其中,专家委员会共指导立案13件,提供相关指导意见100余条。

为了加强执法人员素质,淳安分局坚持向企实践。加强执法队员企业检查实操能力,将课堂搬入企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弄虚作假排查专项行动”,组建“专家+执法人员+企业环保负责人”的师生模式,以全县装有自动监测设备的重点排污单位为教学地点,指导执法人员如何排查问题的同时帮助企业检查设施运行、排查风险,实现“双重教学 ”。

借东风

多举措解决执法难题

为了强化解决生态环境工作中的执法难题,淳安分局实施多方面借鉴运用实践的方式,增强解决执法难题的能力。首先,借力上级工作。依托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和七张问题清单机制,一方面加强问题的排查力量,通过开展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1+8”分领域集中排查、督察在线问题排查等工作,联合相关乡镇、部门力量全力排查县域生态环境问题,扩大案件线索来源渠道;另一方面,针对前期已掌握但因种种复杂原因未能有效解决的生态环境保护重难点问题,通过省市领导亲自过问、督导,以此减少案件办理过程中的相关阻力,推动问题的根本治理。

其次借助前人经验,开展针对性执法,建立问题清单,对照历年来上级督察问题、县内自查多发问题、行政处罚问题等清单,紧盯重点排污企业、风险源企业、问题多发等重点行业企业,结合双随机执法检查、绿剑专项行动、空气质量攻坚执法专项行动、部门联合执法等各项行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企业执法检查。2024年以来,累计出动人员555人次,检查企业477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132个。

其三借用科学技术,采用电力监测、在线监测的方式实时监测全县26家重点企业、7家风险源企业,通过“不打招呼、不发通知、直奔现场”的方式,对安装在线自动监控设施的重点排污单位,产生的异常情况数据关联线索进行现场调查核实,并做好笔录;同时针对淳安地势复杂等情况,积极运用无人机等执法装备开展执法巡检,提高执法效率。

亲群众

贴近群众用好社会监督

淳安分局坚持从办好每件信访,服务好每一家企业,抓好每一次宣传入手,激发社会共同监督。他们倾力办好每一件信访,认真做好每一件信访件的办理,提升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敏感度,对重大或可疑线索进行深入调查,并通过现场勘查、调取监控、访谈相关人员等方式获取更多证据,定期分析信访数据,识别高频问题、高发地区和时间段,为执法行动明晰方向。2024年以来办理的17件案子中,其中5件案件线索由信访人提供。

在此基础上亲身服务好每一家企业。梳理企业清单,通过组织培训、上门签约、指导帮扶等举措为企业提供绿色服务,深化服务帮扶意识,在法治框架下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帮助企业自觉纠正违法行为,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经营压力,实施“温度”监管。今年以来减轻或不予处罚1例、减少处罚额度50余万元。

同时,淳安分局还亲力做好每一次宣传。畅通行政执法公开公示、有奖举报电话公布等官方渠道,借助六五环境日、生态文明宣讲团宣讲等相关活动开展生态环境普法宣传,提升公众环保意识,鼓励公民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充当环境监管的眼睛和耳朵,增强社会监督力量,弥补监管力量的不足,形成广泛的社会监督网络,从而有效打击环境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