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牧马人在“绿色之变”中逐步实现“富足之变”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2-06-23 13:45:57 浏览()次

在河西走廊,有一座千年马场,演绎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微信图片_20220608230321.jpg

张掖市山丹马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地跨甘青。公元前121 年,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就曾在此屯兵牧马。这里历史悠久,地域广阔,生态优良,正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山丹马场在西北大地谱写一曲绿色乐章。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丹马场视察,对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和山丹马场发展给予高度关注,寄予殷切期望。

近年来,当地始终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作为一项政治任务高度重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底线和红线。在确保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谋划改革发展,推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步提高。

山丹马场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础上,组织实施重点生态项目32 项,建设草原围栏41.32万亩,退化草原改良38.92万亩,一年生人工饲草地种植21万亩,多年生人工饲草地7.4万亩,草原病虫鼠害防治67.65万亩,草原毒杂草治理2.8万亩,补植补造0.21万亩,林业有害生物防治1.67万亩,全面完成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态保护修复等项目建设任务。

截至目前,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好转,高寒草甸植被盖度达97.6% ,山地草甸植被盖度达96.92% ,温性草原植被盖度达80.61% 。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大幅度增加。

山丹马场二场副总经理曹建红介绍到:“强化'生态保护第一'的功能定位,按时序进度推动八部委《山丹马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工作方案》各项任务落到实处,2022年以前的各项工作任务已全部落实到位。”如今,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好转,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大幅度增加,马场人守护着这里的蓝天碧水、绿草净土。

有了“绿水青山”,如何转化成“金山银山”?山丹马场探索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通过培育绿色产业,让“牧马人”在“绿色之变”中逐步实现“富足之变”,绿色低碳正在成为山丹马场最亮的“名片”和最大的民生福祉。

微信图片_20220608230348.jpg

目前,山丹马场主要由规模种植业、特色养殖业、高原食品加工业、生态旅游业四大产业构成,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的绿色发展之路。

山丹马场现有耕地46.06 万亩,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并重点培育种植业三大基地——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青割燕麦草种植基地、高效节水示范基地。

天然的高原牧场,使得当地畜产品高蛋白、低脂肪、无污染,山丹马场已形成牦牛、藏羊养殖为主,马牛羊驴并举的牧业格局。截至目前,共存栏马428 匹、牛7612 头、羊22785 只、驴560 头、马鹿65 头。

以丰富的农畜产品为依托,山丹马场发展了以菜籽油加工、青稞酒酿造、牛羊肉分割为主的高原食品加工业,已成为省内特色名优产品。其中,菜籽油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牦牛肉、藏羊肉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当地也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集大草原综合类自然风光、大型观光农业、大马群及马文化观赏于一体,自然景观与古朴民俗风情相融合,被评为国内6 大最美草原之一。同时,突出独有的“马文化”主题,着力打造以“马文化”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业,依靠高标准的保护,各产业都得到高质量发展。

做好做活“生态+ ”文章,不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山丹马场始终践行着“两山”理论,“千年皇家马场”在新时代下迸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