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石波的时候,她正提着设备,风尘仆仆地从采样现场回来。夕阳如丹,天色已晚,“环境现场监测就是这样,有时一跑就得一天。”面带一丝倦容,石波依旧笑语温和。
爬烟囱、趟河道、闻废气、听噪声……以巾帼之躯化身生态环境保护的“耳朵”和“眼睛”,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在平凡的岗位上,二十多年如一日,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对岗位的热爱,对工作的热情,对生态环保事业的无私奉献,她就是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环境监测站石波,二十四载年华染成蓝,无悔青春奉献碧波荡漾。
扛起如山责任,恪守职业忠诚
“从加入环保队伍以来,我干的就是环境监测,没想到已经二十几年了。”现在已是浦口区环境监测站现场监测室主任的石波,用热爱与坚持,成就了她与环境监测的不解之缘。
无论干了多少年,石波都把“责任”二字看得重于泰山。“每一项数据都是相关部门执法的重要依据,也是一个地区环境质量好坏的直观反映,容不得一点马虎。”石波说。
工业企业是否达标排放,是守护蓝天的一项重要指标,做好企业排口监测是石波的必修课。现场采样过程十分复杂,爬烟囱更是家常便饭,每次爬高走低,石波都要带上20多公斤重的设备及一根三米长的烟枪,“每次监测都好似一次负重探险。”石波笑言。
高空采样时没有遮挡物,只能顶着烈日或寒风,同时,还需根据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多次、多点位采样。“烟囱直径大小对采样难度和时间有影响,有时半天可采完一个,有时又需一整天。”24年环境监测,石波已记不清烟囱废气采样的数量,高空中的坚守,已经成为烙印,深深刻在心里。
有一件事令石波记忆犹新。在一次夏季臭氧攻坚行动中,石波和同事前往某一企业采样,顶着8月正午火辣的太阳,刚到采样现场,石波就傻了眼。原来,企业为了节约成本,锅炉、监测平台建造极不规范,想要到达楼顶开展环境监测,就要先穿过纵横交错的管道,再爬两段垂直又简易的镂空直梯。
望着近30米的高空,爬还是不爬?石波咬咬牙对同事说,“我先上。”抓着滚烫的扶手,踩着摇晃的扶梯,石波和同事小心翼翼地把一件件设备扛上了监测台。就这样,在最高温度达50多度的烟囱旁,插烟枪、存废气、读数据,伴着含有硫化氢、二硫化碳以及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气味,从中午太阳直射,转到下午的斜射,石波在监测平台待了4个多小时,等石波下来时,已满身湿透。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为了监测数据的“真、准、全”,石波爬过30多米的烟囱采气,一天跑过30多条河道舀水,也曾像“傻子”一样,在半夜的路边一待就是几个小时,心里默默数着来往的车辆,只为获取最精准的噪声数值。
5个乡镇街道,近百个污染源监督监测点位,200多个例行监测点位……在浦口区7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石波扛起使命,求真务实,披荆斩棘,走好每一次“探险之路”。
快速精准规范,时刻坚守底线
肩上挎着一个包,手上要么拎桶,要么就是设备箱。如果和同事走在一起,肯定是脚步利索,风风火火冲在前头,这是石波给很多人留下的印象。
如果说,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管理的“生命线”,那么石波就是理清“生命线”的人。作为一名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石波上下班已没有明显的区别,哪里环境数据有异常,哪里就有她的身影。突发环境事件不分昼夜,她总能带着仪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我的手机是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石波笑着说。
“你好,长江隧道口中石油加油站突发油品泄漏事故,请你赶快前来现场监测,协助控制污染源。”一天午餐时间,石波接到市应急中心打来的电话,在详细问询和确定了事故地点、污染类型后,石波放下碗筷,带上监测设备,和同事便驱车直奔现场。
“现场污染状况如何,有无扩散,污染范围界限定在哪里?”隐患未知,形势紧急,面对这样的突发情况,石波怀着“决不能让一滴油污染长江水”的信念,与时间赛跑,冲在最前面。
制定应急预案、组织现场监测……为了确定污染源、污染程度和污染面积,连续5个小时,石波一直在现场走边观察,生怕遗漏任何一个监测点。同时,为了保证周边水体不被污染,石波每日两次对周围水体进行连续跟踪监测。一周后,污染事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理,看到监测数据恢复正常,石波提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作为一名锲而不舍的环境监测工作者,石波从来没有觉得室外采样有多艰辛,更不觉得实验室枯燥无味,反而乐在其中。尽管监测采样分析很多时候都是重复操作,但是她不敢有任何懈怠,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一丝不苟,因为数据的真实、准确是她永远孜孜不倦的追求。
践行初心使命,坚持不渝追求
优秀共产党员、“水环境监测预警技术能手”、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优秀……一张张证书、一项项荣誉,是石波多年勇于担当,全力奉献最好的回馈。
对于监测站的年轻同事而言,石波称得上是最好的老师。可石波却谦虚地说,“环境监测是一项数据严谨、专业性强的工作,在环境监测的路上,我要学的还很多。”
为了跟得上现代化监测要求的“步伐”,石波会将业务流程一遍遍的梳理和完善。每到操作新仪器时,她都会认真研究,直到熟悉每一个操作步骤;每当实施新规范时,她都会反复研读,以求达到新规范的最高标准。
为了发挥好一名老同志的传、帮、带作用,石波主动参加了局里的“青蓝工程”,和单位年轻同志签订“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协议书,只为打造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的过硬队伍。“我们的工作关系百姓的利益,只有不断提升监测队伍的水平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守护环境。”在石波眼里,这些日夜相处在一起的同事们,是战友,也是家人。
“有了这样一位‘领路人’,大家都觉得忙而不乱,心里踏实。”在石波的带领下,现场监测室每年驱车将近3万公里,完成水质、土壤、大气等监测项目500多个,提交各类监测数据3000余个,编写环境监测报告近百篇,并且数据和报告无一差错,为行政执法和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你发现没有,现在在朋友圈晒蓝天的人越来越多了。”石波笑着分享自己的环保“成绩单”,“告诉你一个数据,2021年,浦口区空气环境质量指数是全市第一,全省第二。”相对于个人取得的成就而言,团队的荣誉、百姓的环境幸福感,才是石波心里最在乎的事。
时光荏苒,收获醉人,可石波还是石波。现在,这位24年如一日坚守初心的“铿锵玫瑰”,依然怀着满满的热忱,奔走在环境监测第一线上。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环保人的初心使命,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工作态度全力守护着浦口的碧水蓝天。
“我会像守护生命一样守好生态环境‘底线’,以奋斗者的姿态继续奋勇前行。”这是一位环保人矢志不渝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