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全面构建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体系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19-12-09 00:31:23 浏览()次

近日,随着川、青两省签订《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四川省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体系正式全面构建。

  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肩负着维护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今年以来,为保障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安全,四川将区域联防联控纳入重点工作,以落实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协议为抓手,突出协议体系性、长效性、实操性,高质量推进联防联控体系建设。

  截至目前,全省共签订应急联动协议122份,其中省级协议17份,市(州)级协议54份,县(市、区)级协议51份,实现了行政区域、跨界流域和主要部门的全覆盖。

  打破地域界限建立“七横十一纵”体系 

  为切实提升全省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在体系建设方面,四川着力打造以省际联防为支撑、市(州)联防为基础、部门联防为骨干的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体系。

  在省际之间,四川以输入输出环境风险防控为重点,积极协调甘肃、陕西、重庆、贵州、云南、青海、西藏等7个周边省(区、市),因地制宜制定协议内容,反复磋商协议细节,并坚持省、市、县参与签约仪式,既突出协议严肃性,也达到指导督促属地的目的。

  在市(州)之间,以流域联防联控为着力点,2018年组织岷江、沱江流域相关市(州)率先签订《岷江、沱江流域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协议》。

  2019年,四川划定涪江、嘉陵江、安宁河、大渡河、青衣江、琼江、渠江、雅砻江、长江(金沙江)等九大重点流域,进一步细化协议内容,组织九大流域所涉市(州)生态环境局签订联防联控协议。

  同时要求,相关县级生态环境部门据此签订或建立相应的联防联控协议或制度,逐步构建起“七横十一纵”的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体系,为后期跨区域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打下坚实基础。

  为共同提升应急应对能力,四川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相邻地区生态环境部门轮流召开联席会,通报交流应急处置工作,研讨相关经验。

  今年上半年,成都、眉山、阿坝等部分率先签订协议的市(州)已按要求召开联席会议,其余市(州)也将联防联控联席会议纳入明年环境应急工作计划。

  “省际协议、部门协议、市州协议、县区协议的签订,织密了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体系这张网。”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李银昌说,这张网能共同应对和处置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及污染纠纷,让四川生态环境安全多一份保障。

  把网织密织好共同守住环境安全防线 

  如何让这张网起到有效支撑,推进两地长期合作?

  四川进一步理清环境风险联防联控工作思路,建立长效协作、联合防控预警、联合应急应对、协同后期处置等四项机制。

  以联合防控预警机制为例,四川通过明确联合演练频次、联合检查方式、联合预警范围,实现协议内容规范化、可操作。

  2019年5月8日,成都市东风渠发生一起疑似石油类物质污染河道事件,可能引发跨区域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在组织应急应对的同时,迅速通报下游眉山市生态环境局,并及时共享监测数据。

  2019年10月16日,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境内发生一起粗苯槽罐车侧翻事件,可能引发跨省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宁强县生态环境局依照协议内容,迅速通报广元市朝天区,并实时更新处置情况信息,广元市朝天区接报后,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提前做好了拦污准备。

  “合作协议对以上两起可能引发跨区域突发环境事件相关地区的联动处置,起到了促进作用。”四川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主任邱辉说,下一步,四川将深入细化体系内容,持续强化合作协议落实落地,推动联防联控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