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讲植树造林时也要讲科学
作者:编辑部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4-03-18 00:24:29 浏览()次


“小松树,快长大,绿树叶,新枝芽……” 每年春季,伴随着和煦的暖风,各地都掀起一股植树造林的热潮。大家一起行动,既在广袤祖国大地上种下片片绿色,也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播撒绿色种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2.68个百分点,达23.04%;森林蓄积量净增38.39亿立方米,达175.6亿立方米;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净增13.75亿吨,达92亿吨。我国森林资源总体呈现数量持续增加、质量稳步提高、功能不断增强的发展态势,为维护生态安全、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绿色发展奠定了日益坚实的基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首先,植树造林要科学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植树造林,一头连着绿水青山,一头连着金山银山。应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花则花,乡村绿化要栽植乡土树种,城市绿化要抓好美学的应用,科学合理搭配植物,不要“千城一面”和不切实际的奇花异草,决不搞“一夜成林”和盲目跟风改换绿化树种。让城乡绿化更有水平、城乡更有魅力。真正让植树造林,造福人民群众。

其次,植树造林要科学管。“三分栽,七分管。”翠云廊这片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之所以能够延续得这么久、保护得这么好,得益于沿袭至今的“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也离不开今天群众创造性实施的保护制度,“一树一档”“一树一策”“一树一人”,延续千年接力。代代种、时时护、人人护,叹为观止的人工古柏林背后,是时间的力量、人民的力量,蕴含“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政绩观、发展观。在国土绿化这件事上,既要保持种树的热情,又要有护绿的意识。全面落实谁栽树谁管护植树造林责任制,健全从植树到管护再到成树全链条责任体系,确保成活率,防止出现“植树造零”。

再次,植树造林要科学育。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要结合植树节、全国生态日等时间节点,在全社会广泛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生态环境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党员干部要带头“履植”尽责,做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身体力行、久久为功,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

编辑:程维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