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吉喜,理学博士,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主持开展了大量创新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先后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6项,发表论文近300篇,编写中英文著作 14 部,培养博、硕士研究生 30 余人。
日前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主持的“中国生态交错带生态价值评估与恢复治理关键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我们想知道,什么是生态交错带?目前我国生态交错带现状如何?生态交错带保护面临哪些困境?
对话人: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高吉喜
采访人:中国环境报记者文雯
我国生态交错带有哪些特征?
■既是生物多样性重要交汇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国家级贫困县集中分布区
中国环境报:什么是生态交错带?为什么要保护好我国生态交错带?
高吉喜:生态交错带是指相邻生态系统的过渡带,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生态交错带具有结构组成复杂、环境要素多变、生态本底脆弱以及对外界扰动高度敏感等特征。
我国生态交错带分布广泛、类型复杂多样,既是生物多样性重要交汇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国家级贫困县集中分布区。因此,生态与经济社会地位极为重要。但由于人为干扰强度大,以及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交错带退化趋势日益严重,出现了森林退化、草地沙化、沙尘暴频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对我国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如2000年前后,连续数场沙尘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巨大的沙尘暴从西北一直蔓延到北京、华北和东南沿海地区。无情的沙尘暴终于让国人觉醒:我国生态环境退化已到了非常危急的关头。进一步研究表明,威胁华北地区的主要沙尘源区位于生态交错带。
基于以上特征,我国生态交错带保护面临修复退化生态系统与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的双重任务。由于长期持续的生态环境退化,已经严重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居民生存条件以及周边地区环境。因此,恢复生态环境必须考虑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条件,让当地群众在保护生境中受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此,我们提出了生态资产资本化的概念,即在恢复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让生态环境产生价值,让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
我国推进生态交错带恢复治理难在哪儿?
■人为干扰强度大,生态恢复治理不仅要考虑生态修复,还必须考虑修复后的产业发展
中国环境报:推进生态交错带保护我们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高吉喜:我们历时十余年开展了大量野外调查、室内分析诊断、计算模拟、技术研发、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等工作,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取得了重要的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
在理论创新方面,构建了生态交错带划分“三位一体”指标体系,完成了我国生态交错带空间分布全图。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提出了生态交错带类型的划分原则、划分方法和命名法则,提出了中国生态交错带划分方案,将生态交错带划分为5类交错带和18个交错亚带,完成了中国生态交错带空间分布全图。研究成果《中国生态交错带》专著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系统开展了生态资产核算与价值评估,提出生态资产过度耗损与流转是导致生态交错带退化的关键驱动要素,为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分析生态交错带生态资产流转方向、路径与过程,提出生态资产过度耗损与流转是导致生态交错带能量消耗、生态退化的关键驱动要素,并提出以生态资产流转为依据的区际生态补偿机制。深入剖析了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驱动下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位移规律,创新性地提出了生态交错带位移理论。利用多源遥感与定位监测技术,通过跟踪对比,发现过去30年间,受气候暖干化影响,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气候界线向东南方向变迁;而受到人类活动干扰,土地利用界线向西北方向变迁;两者反向变迁距离最大达200多公里,形成了明显错位的生态分布格局,进而加剧了农牧交错带生态退化。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生态交错带位移理论,为我国生态交错带生态保护和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实践与应用方面,引进、开发与推广适生物种101个,研发生态资产增值与恢复治理关键技术25项,集成生态修复技术模式14项;试验示范面积7.3万公顷,推广应用150多万公顷。针对区域生态恢复治理、产业转型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致富的实际需要,在五大生态交错带,10年间累计建成各类生态恢复治理示范区7.3万公顷,建成优良牧草繁育基地1700公顷,高寒草地种子繁育基地700公顷,滨海盐生植物园5公顷,推广应用150多万公顷。生态恢复治理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应用,不仅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而且极大拓宽了农牧民脱贫致富渠道。例如,在呼伦贝尔林草交错带,推广区年产优质饲草料6.8亿公斤,净增养殖规模85.9万羊单位;在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推广区退化土地治理率达60%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在渤海湾西岸海陆交错带,建立各类示范区100多公顷,示范区滩涂资源增值率高达103%。
中国环境报:我国生态交错带恢复治理与国外相比有哪些不同?
高吉喜:中国生态交错带与非洲、美洲等国家的生态交错带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各自特点。所以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治理方面有一定差异,其中突出表现在,我国生态交错带人为干扰强度大,生态恢复治理不仅要考虑生态修复,还必须考虑修复后的产业发展,实现生态资产资本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与国外相比最大的创新性是研发了针对不同生态交错带的生态资产增值技术,在取得生态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如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研发的技术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的高度赞赏。在渤海湾西岸海陆交错带受损生态系统修复过程中,攻克了滩涂底栖生物种群重构与资源增殖、滨海高盐重污染土壤低成本修复、滩涂人工湿地动植物联合原位修复等技术难题。
国际同行专家现场考察后对项目成果给予高度认可,如意大利威尼斯大学 Antonio Marcomini 教授称赞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生态治理模式不仅对中国非常有用,而且也是非洲干旱贫困区最急需的模式。美国草地协会主席、蒙大拿大学终身教授Donald J. Bedunah考察川西北农林牧示范点后,高度评价项目牧草选育工作取得的成绩,认为具有巨大推广价值。在林草交错带,我们研发的7种沙化草地治理和植被恢复重建技术模式,得到了日本、韩国和蒙古国专家的高度肯定,已被中日韩三国沙尘暴中长期联合研究计划所采纳。
需要强调的是,生态交错带是我国典型生态脆弱区和生态敏感区,也是我国贫困集中分布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生态交错带保护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高度重视生态交错带保护与修复,生态交错带保护任重而道远。
生态交错带项目对推动我国生态环保工作有哪些积极作用?
■提出生态资产保持率概念,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提供重要支撑
中国环境报:生态交错带项目对推动我国生态环保工作有哪些积极作用?
高吉喜:在服务国家环境管理方面,项目提出了“生态资产保持率”概念,构建了包括生态资产占有、耗损、流转在内的区域生态资产评估技术方法与核算框架体系,提出的“生态资产保持率”指标已被《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指标(试行)》采纳,并面向全国颁布实施,为我国将自然资产从理论研究引向环境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资产得到快速富集,但生态资产呈显著下降趋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表明了我国对生态资产的高度重视。项目建立的生态资产评估方法和评估技术体系为指导全国各地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促进全社会了解、认识生态资产和推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在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项目开展了大量野外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为我国生态交错带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治理提供了重要技术。同时,编制完成《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并面向全国颁布实施,对推动全国生态交错带保护与治理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大部分生态脆弱区位于生态过渡区和植被交错区,处于农牧、林牧、农林等复合交错带,是生态问题突出、经济相对落后和生活贫困区,同时也是我国环境监管的薄弱地区。加强生态脆弱区保护是控制生态退化、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具体措施,也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为此,项目分析了生态脆弱区存在的问题,确定了生态脆弱区的地理分布与范围,剖析了生态脆弱区的退化原因,提出了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任务。纲要颁布实施后,有力推动了全国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与修复。
此外,项目完成的我国生态脆弱区分布底图,为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提供了重要支撑。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提出,“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对极度脆弱、破坏后难以恢复的生态脆弱区,应纳入生态红线控制范围。项目识别了全国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异特征,并结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以及《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等文件资料,在全国尺度上划定了18个重点生态脆弱区,绘制了全国生态脆弱区分布图,为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提供了基础底图。
总体上,项目研究成果既有理论创新又有实践应用,为国家与地方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对推动我国生态交错带生态修复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