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牛奶后剩下的空纸盒子,原本只能按废纸卖,按照北京7毛钱左右一斤的行业价,每个空牛奶盒重15克,也就是约33个空牛奶盒才能卖7毛钱。
但近期,某二手平台上空牛奶盒价格,与废纸回收价格相比,涨了几十倍不止。50个清洗干净、晾晒好的牛奶盒,标价竞达30元,一个牛奶盒均价约6毛,成了废纸回收里最贵的纸。令人意外的是,全国各地竟有不少消费者购买,市场潜力巨大。
二手平台上销售的空牛奶盒。
在庞大的供需市场里,任何交易都有可能发生,交易本身不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市场背后潜在的一些隐秘的、超乎寻常的“需求”,以及这些“需求”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才是我们该挖掘、探讨的重点。
探究空牛奶盒在二手市场销售“火爆”的原因,发现全国各地不少学校出于环保教育目的,要求学生每月带够指定数额的废旧牛奶盒,并将其作为一种践行低碳生活方式的课后作业。这些硬“要求”,也让环保教育逐渐沦为了一些人的“生财之道”:因为一些学生完不成收集数量任务,导致家长不得不网购“作业”,进而催生了二手市场上空牛奶盒热卖的现象。
选择空牛奶盒作为环保教育的工具,也确有原因可循。因为其纸塑铝复合纸包装经过专业的再生利用加工处理,可100%实现再生利用,不仅完全符合环保要求,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而且还可实现良好的循环经济效益。
据生态环境部“无废城市”建设专题研究《纸塑铝复合包装材料精准分质再生利用技术》的数据显示,每回收1吨饮料纸基复合包装,就可获得再生纸浆750公斤,再生塑料200公斤,再生铝粉50公斤,其节约的资源相当于保护12棵树,节省0.8吨石油以及减少3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且,原料通过再生加工利用,还能制成再生纸、文具、课桌椅等。
但牛奶盒回收利用的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据环保组织调查,我国每年纸基复合包装的总销售量高达600亿个,但回收率却不足20%。基于此,对牛奶盒等纸塑铝复合纸包装的回收倡导活动在社会上展开。从这个意义上讲,很多学校号召学生回收“空牛奶盒”的举动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不仅利于学生树立“低碳”理念、通过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还能给家庭提供一个回收途径。
但如果从倡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变成一种“走形式”、“强要求”的作业任务指标,那就有些本末倒置了,不仅不利于真正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而且还会造成资源浪费,无形增加环保压力。比如一些孩子不喜欢喝牛奶,但为收集纸盒,消费购买去完成任务,甚至会产生食物浪费行为;对于发现二手市场渠道的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废旧纸盒,需物流运输,这个过程也会产生相应的碳排放。
而此次事件背后的根本深层次原因,更离不开教学形式主义作祟。这种现象反映了教学改革中的形式主义倾向,在追求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学校一些教师和管理者可能因过于强调表明的形式、教育成果的展示,而忽略教学的本质和目的。这不仅会给学生和家长造成负担,还不利于对孩子思想观念的正确引导,教学质量也会随之下降。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回归教学的本质,避免“新瓶装旧酒”的形式主义,让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真实需求和发展。教师应更多的关注教学方法背后的理念,确保学生能够在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成长,而不是简单地追求表明上的创新。
就回收旧牛奶盒,提升环保意识这类“绿色教育”活动本身而言,完全也可以有更优安排:比如,在教室里设置回收分类垃圾桶,并向学生传授正确分类方法,分小组查看其践行情况;在课堂上加入环境保护内容,教师选取空气污染、水资源浪费等与环境相关的话题,进行讲解并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还可组织学生去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的一些单位参观考察,让孩子们近距离了解环境保护相关知识…… 只有通过多样而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环保问题的兴趣,才能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实际环保行动中去,而不能在这类变味的环保作业上下“虚”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