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山受垃圾之苦专家呼吁国家层面推出生态补偿办法(图文)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15-11-24 14:41:41 浏览()次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管理局近日开展了梅里雪山外转经线路清洁行动。共发动沿线村民400多人,共清理存留垃圾150吨。

  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

  中国环境报记者赵娜

  梅里雪山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核心地带,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也是藏民顶礼膜拜的“神山”和藏传佛教朝觐圣地。

  梅里雪山朝觐线路分为内转经和外转经。外转经线路是众多朝圣者选择朝觐梅里雪山的重要线路,近年来也有部分徒步爱好者加入了转经的队伍。络绎不绝的朝圣者、游客在外转经线路沿途留下了大量的饮料瓶、包装袋等各种垃圾。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管理局近日开展了梅里雪山外转经线路清洁行动,共发动沿线村民400多人,征集骡马200多匹。从云南德钦县出发,途经云南德钦云岭乡、佛山乡、升平镇和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左贡县碧土乡等,长达250公里,共清理存留垃圾150吨,放置钢丝编织垃圾筐300只。

  现象:沿途垃圾众多

  今年是梅里雪山卡瓦格博主峰的本命年,来梅里雪山转山的人数比去年翻了一番,达到了100多万人(次)。

  瓶瓶罐罐、各式包装袋散落在整条外转经线路上,其中又集中分布在方便休息歇脚的地方和转经路上的简易客栈旁。每走一段路,都可以看到垃圾筐,但有些筐内垃圾已装满,很多垃圾散落在筐外。

  经过实地开展垃圾清理工作,发现外转经线路沿途的垃圾主要有塑料瓶(饮料罐和矿泉水瓶等)、塑料包装袋、衣服首饰等。其中以塑料瓶的数量最多。

  清洁行动志愿者金安次里才走了一公里左右就捡了很多垃圾。记者看到捡拾过垃圾的道路基本干净了,但是随着不停地有朝圣者和游客进山,清理后的干净效果保持不了多久。

  外转经路大部分为无人区,山高谷深,很多垃圾就在悬崖边,底下就是湍急的河流。记者看到,志愿者有的爬上大树捡拾垃圾,有的要走到山下面捡。

  在海拔4300米的多克拉垭口附近的登山路线上,连骡马走起来都困难。饮料瓶、易拉罐等垃圾随处可见,山下小溪里也横七竖八躺着游客随手丢弃的垃圾。清洁行动的志愿者只能排成长队,沿山坡一步步捡拾垃圾,收入袋中再集中处理。游客随手扔个垃圾可能就是一秒钟时间,志愿者要捡起来却需要十几分钟,甚至还要冒着生命危险。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研究员马建忠表示,垃圾问题在藏区朝圣地是个大问题,不仅是梅里雪山,其他圣地、圣湖也是比较突出的现象。目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着实让当地管理人员和志愿者头疼。

  危害:破坏自然环境

  由于外转经线路都在崇山峻岭、密林峡谷间,很多地方都是无人区,没有垃圾回收、清理人员,大量的垃圾滞留沿途,严重影响了梅里雪山的生态环境。而且梅里雪山外转经线路沿途生态脆弱,极易遭到破坏,且恢复难度大。

  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李强表示:“这一地带是山下众多村庄的水源地,随意乱丢的垃圾,严重影响了村民的饮水安全;无法降解的塑料制品暴露在高山裸露地带,环境承载压力过大,也严重影响了视觉景观效果,还容易导致野生动物误食中毒;放置的衣物、饰品等在雨水的冲刷下,不卫生和有毒成分进入河流将污染水源,影响人畜饮水安全,难闻的气味也污染着周围环境。”

  记者看到一群志愿者把各处捡到的垃圾堆积在一个宽阔地方,倒上柴油进行焚烧。近处找不到合适焚烧区域,则由骡马运送到某一地方,集中进行焚烧或填埋。

  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白玛康主说:“由于梅里雪山外转经线路长,加上山路险峻,沿途的垃圾无法运输出来。靠马驮费用高,山路狭窄也不安全。在没办法的前提下,我们只能焚烧或填埋。”

  阿青布是这次清洁行动的马帮带头人,多年来一直在这条路上当向导,已经沿着这条线路绕梅里雪山走过了113趟,垃圾也是多年来让他头疼的地方。

  阿青布说:“7年前我把一个塑料瓶和一个纸的食品包装袋埋在同一个地方。然后过了5年再看时,在同样海拔高度和温度条件下,纸的包装袋基本上就降解了,剩下一点点白色的粉末。但是塑料一点颜色都不变,跟埋下时一模一样。”

  垃圾收集起来,填埋或者焚烧就万事大吉了吗?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乌恩指出,国家公园内的垃圾堆放、填埋,会对国家公园生态环境和视觉景观造成污染,比如会造成土壤、水质污染,饮料瓶、玻璃碎片危害动物健康甚至生命。

  马建忠也表示,填埋会造成二次污染,尤其梅里雪山地处“三江并流”生态敏感区域,很容易造成水源污染。

  对策:推进垃圾减量

  一进外转经路口,一个硕大的宣传牌映入眼帘,提示着进山的朝圣者和游客,自觉爱护转经路上的环境,不要随地乱扔垃圾,把自己带进来的垃圾带走。

  外传经路上,也随时可以看到一些宣传牌,上面写着诸如“留下一路洁净,带走一身快乐”等提示语。

  为了提高藏民及游客环境意识,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管理局撰写宣传标语,并统一制作成印有藏文和汉字的双语温馨提示牌。负责挂宣传牌的志愿者说:“这次清洁行动共悬挂环保提示牌300处,张贴环保宣传画100张。”

  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从2009年开始,已经开展了7次清洁垃圾活动,但由于缺乏经费和路途艰难,这种清洁行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马建忠表示,垃圾靠捡是捡不完的。首先,应从源头上控制,把量减下来。让转经者和游客有环境意识,少丢弃不可降解的垃圾。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环境教育活动,将宗教信仰、传统文化与环境宣传有机结合。其次,在管理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两个机构来管理或者组织一些清洁活动来控制。除了建立政府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外,要广泛动员附近的社区,以各个村庄为单位,将治理目标分解到各个村民小组,共同探讨垃圾怎么收集、如何运出去和处理。同时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让村民意识到,这不仅是管理部门的事情,也要当作自己社区的事情。但无人区的垃圾问题只能由政府管理部门来解决。

  在永芝村口的一块蓝色牌子上,写着永芝村村规,其中就有对转经路环境清洁的有关规定。这次清洁行动,德钦县佛山乡政府、升平镇政府组织机关干部和村民群众在各自辖境路段清理垃圾。

  记者看到,沿途有些客栈直接把垃圾扔到窗外。为此,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外转经沿线客栈数量,并签订环保责任书,进行规范管理,切实减少由客栈产生的垃圾数量。比如,对简易客栈出售商品的环保指标做出严格限制,教育引导经营者出售环境压力小的商品,尤其限制销售瓶装商品。

  困难:缺乏固定经费

  马建忠说:“梅里雪山整个外转区范围,以前没有一个综合部门来负责管理,垃圾问题也没引起社会关注。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云南部分)的建立,是实现这一区域综合管理的一个良好开始。”

  但是,梅里雪山外转经线路治理垃圾每年至少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国家公园管理局虽然偶尔能争取到一些经费,却没有专项经费。

  针对紧张的资金问题,白玛康主一直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补贴,今年从迪庆州政府争取到100万元,同时呼吁社会团体和个人捐款。自从2009年以来,7次清洁行动花费了约180万元。仅这次大规模清洁行动就花费93万元。

  记者了解到,凡进入德钦县梅里雪山国家公园滇藏生态文化走廊景区,须购买150元的门票。若进入明永、雨崩景区,需再次购买门票。据统计,2014年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门票总收入达1700万元。

  李强表示,云南省城投每年拿出门票收入的8%反哺给迪庆州政府。州政府只拨给管理局日常行政经费,没有垃圾处理方面的财政预算。

  其实,明永冰川和雨崩村(内转经线路)也存在垃圾问题,但和外转经线路在管理归属上不同。“大转经路线不收门票,也无人打扫。这两个景区门票收入归公司所有,公司只负责这片垃圾处理。”李强表示。

  白玛康主希望国家能出台政策,征收一些环保费作为环境治理的经费保障。同时,积极争取公益项目。梅里雪山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生产出了矿泉水、松茸等产品,希望厂家能拿出部分资金用于环境治理,也算是回报社会。

  “应该探讨上下游的生态补偿机制。梅里雪山属于怒山山脉中段,处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区。下游地区应该对上游地区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偿,以帮助上游地区为下游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应该跟西藏地区联合治理垃圾,多渠道筹集资金。”马建忠说。

  马建忠建议,借鉴国际上对自然(文化)遗产及保护地成熟的管理经验,建立跨省区、跨部门的国家公园试点,逐步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国家公园管理机制,是保护这一区域重要物种栖息地完整性、延续传统文化空间上的连续性、最终解决梅里雪山垃圾问题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