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南水”的半个多世纪“跋涉”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4-09-18 00:59:23 浏览()次

“以前每个月,我们家的热水壶都要用醋‘烧一烧’去水垢,现在一年半载也不会长垢。”谈起南水进京的变化,京堰联盟组织代表北京绿色啄木鸟创始人王涛一边泡茶一边感慨地说。

数据显示,近年来丹江口水库水质保持或优于Ⅱ类标准,已累计向北方送水超660亿立方米,惠及京津冀豫沿线26座大中型城市1.08亿人。昔日北京三杯水中就有一杯来自密云水库,现在“南水”已占城区供水的70%以上。

全域治水 十堰成全国污水处理技术富集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质是南水北调成败的关键。

“水变清了!我们平时遛弯又多了一个好去处!”初秋时节,家住十堰市茅箭区泗河支流茅塔河边上的王阿姨一边散步健身,一边喜滋滋地介绍说。

这得益于十堰市实施的茅塔河小流域综合治理。流域治理,治污先行。近年来,为净化茅塔河水质,以“小河净”保障“大河清”,十堰市按照“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治理目标,在茅塔河小流域建成污水处理设施202套,实现全域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不让一滴污水入河,使泗河水质稳定达到Ⅲ类。

多年来,十堰累计资金300多亿元,全力推进神定河、泗河、犟河、剑河、官山河等河流系统治理,通过实施截污、清污、减污、控污、治污、管污等“六大工程”,着力构建前端“正本清源”、中端“休养生息”、末端“严防死守”的治理体系。

十堰市累计清理网箱18.2万只,关闭规模化养殖场134家,关停并转高污染、高耗能企业560家。十堰引入碧水源、北京排水集团等多家先进治水公司,采用膜工艺、红菌技术、匈牙利BFBR立体生态技术等先进污水处理工艺。世界上通行30多种污水处理方法中,十堰应用了27种,被誉为“全国污水处理技术富集地”。

十堰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119座,建成农村微动力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2077处,铺设污水管网2570公里,推进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   

十堰还将28个县域断面、119个跨乡镇断面每月予以考核打分,每年归集3300万元用于全市水环境质量横向生态补偿,考核优良的进行奖励,考核不合格的予以限批等。

十堰还建立十堰市丹江口库区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和县市区分中心,建成卫星看、监控盯、水上巡、岸上查等技防、人防、物防“三位一体”水质安全保障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系统治理,“五河”水质明显改善。神定河、泗河水质由过去劣Ⅴ类提升到Ⅲ类,官山河、犟河、剑河水质持续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Ⅲ类。丹江口水库常年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水质。

今年1-8月,十堰辖区27个国省控水质考核断面达标率、优良率均为100%,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全民护水——当好北方忠诚“守井人”

前不久,丹江口市组织一批“小水滴”志愿者身着红马甲,手拿长钳、垃圾袋等工具,深入丹江口库区,实地开展清理库岸线、坝上清漂等活动,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

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守水护水,守护好北方人民“大水井”,2023年,丹江口市成立了“小水滴”志愿服务组织,建立市级总队+镇(办、处、区)大队+市直单位、村志愿服务小队的组织体系。截至目前,丹江口市已成立有336个“小水滴”守水护水志愿服务组织,常态化在丹江口库区开展库面清漂、库边清渣、库岸巡护等工作,各地各单位守水护水蔚然成风。

丹江口市“小水滴”志愿服务组织是十堰市全民保水护水的缩影。十堰全市10个县市区320万人,人人都是“守井人”。十堰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蓝劲松说,十堰市上到市委书记市长,下到普通群众,都是忠诚的“守井人”。十堰全市干群同心、众志成城,用心用情用力保水护水。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十堰市始终把确保“一库净水永续北送”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发动一切力量投身到保水护水上来,营造“共抓大保护、当好守井人”浓厚氛围。

近年来,十堰市不断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和支沟分片包干治理体系,2489条大小河流配齐“管家”,河(湖)长制获国务院激励。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出台实施《守水护水行为规范》,300多支志愿护水队、33万名碧水守护志愿者,常年在库区清漂、巡河。

深入开展“美丽十堰 我们在行动”专项活动、碧水保卫战“幸福河湖共同缔造行动”、“最美守井人”评选活动,实行守水护水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开展十大优秀环保志愿服务队、百名优秀生态环保志愿者评选等活动,让守水护水家喻户晓。

以环丹江口库区、汉江流域435个村为重点,十堰市推进“共抓大保护、当好守井人”党建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组建305支党员护水队,3500名党员干部认领岗位,带动10.5万名党员群众参与守水护水。

深化京堰两地民间交流,邀请环保志愿者组织开展“南水北调水源地之行”等活动,成立京堰环保志愿联盟及其工作站,建立重要节点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交叉互动活动平台,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形成京堰协同、鄂豫陕协同的长效共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