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3-01-10 22:11:15 浏览()次

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等17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提出四大攻坚任务及六项保障措施,共计34项具体工作,对流域各省市系统推进长江保护修复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重庆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保护好长江生态环境是重庆职责所在、使命所在。重庆将深入学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笃用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保护长江母亲河政治责任,以贯彻落实《行动方案》为主线,保持定力、坚定目标、奋力攻坚,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坚持聚焦重点合力攻坚,全力保障一江清水永续东流

《行动方案》强调,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锚定精准治污的要害、夯实科学治污的基础、增强依法治污的保障,持续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重庆将坚持问题导向,突出“三个治污”,聚焦重点难点深入攻坚,确保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保持为优,筑牢三峡库区环境安全底线。

一是聚焦重点流域。坚持“保好水、治差水”,加强大宁河等良好水体保护,深化大陆溪等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常态化推进长江、嘉陵江、乌江“三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暗查暗访,持续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推进“清水绿岸”治理提升。深化巩固铜钵河、任市河川渝联防联治成果,持续推进琼江、大清流河等流域川渝“一体化”治理,探索开展涪江流域川渝水环境治理试点。组织实施濑溪河等6个流域汛期污染强度监测试点,探索开展面源污染管控研究。

二是聚焦重点领域。结合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经验,深入推进全域排查和溯源整治。持续开展工业园区、“三磷”等整治专项行动,巩固锰行业落后产能淘汰成果,加强铅锌矿区废渣整治。持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推进淡水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制定、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关键源区识别及入河系数测算研究,探索开展水生态修复+产业转型的养殖尾水治理试点。实施主城排水系统溢流控制及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城市排水“厂网一体”管理机制改革试点、“网格化”雨污分流整治和低浓度城市污水处理厂“一厂一策”治理。强化“船—港—岸”全过程监管,完善巩固船舶污染“零排放”模式和运行机制。

三是聚焦环境安全。加强水源地环境监管和污染治理,常态化开展水源地专项整治“回头看”,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完善川渝跨界水源地风险联合防控体系,全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健全长江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强化跨省市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加强船舶、化工等重点领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落实沿江化工园区和化工企业安全防护措施,加快沿江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

坚持保护修复整体推进,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行动方案》指出,要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从源头上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重庆将以河湖为统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实施重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提升长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一是强化水资源保护。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用水强度、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落实工业、农业、城镇生活节水措施,推进区域重点领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加强地下水重点污染源及周边地下水环境风险隐患调查评估,强化地下水资源保护。开展主要河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保障试点,加快建设生态流量控制断面监测设施,深化巩固小水电清理整改成效,强化水电站生态流量泄放监管,保障流域基本生态用水需求。

二是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建立自然资源数据库,制定野生动植物保护计划,持续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巩固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加强渔政执法能力建设。强化水生生物资源监测,推进澎溪河等河流水生态观测和调查评估,开展长江鲟、胭脂鱼等珍贵、濒危物种人工繁育研究和龙溪河等流域土著鱼类恢复试点。

三是强化生态修复治理。实施长江岸线分区管控,推进长江干流两岸城市规划范围内滨水绿地等生态缓冲带建设,高标准推进中心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因地制宜实施三峡库区消落区生态修复,开展三峡库区回水区富营养化控制研究与治理示范、大昌湖等国家重要湿地保护修复,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和森林质量提升工程,推进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推进嘉陵江等流域水生态调查评估,选取代表性流域开展水生态考核模拟试点,探索建立水生态监测、评估考核体系。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增强经济发展绿色动能

《行动方案》提出,要注重保护与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整体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以高水平保护引导推动高质量发展。重庆将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新格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一是严格生态空间管控。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严格执行“三线一单”,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为高质量绿色发展画框子、定规矩。以长江和三峡库区生态保护为核心,以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各类自然保护地为重点,加强三峡库区、大巴山区、武陵山区、大娄山区等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六江”生态廊道建设。

二是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紧扣“双碳”目标,倒逼总量减排、源头减排、结构减排,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重庆“一区两群”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发展“智能+”产业,全面推行“生态+”“+生态”发展新模式,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产业。全面推进广阳岛片区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因地制宜发展气候经济、山上经济、水中经济、林下经济,不断提升发展“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

三是完善绿色发展机制。探索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快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金融产品,持续深化与三峡集团共抓大保护合作。拓展“碳惠通”平台功能,健全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培育优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作者系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