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黄河保护如何发力?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1-03-11 12:23:47 浏览()次

 有着“华夏文明摇篮”“中华民族母亲河”之称的黄河在全国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加强黄河治理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

  毋庸置疑,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如何做好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工作,进一步强化河流综合管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水生态和水环境保障?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对此进行了讨论。

  沿黄九省合力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黄河明珠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宁建华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因为代表委员们纷纷对她工作所在的黄河三门峡大坝美景表示了夸赞。

  “我1993年就开始与黄河打交道,每年汛期清理出大量黄河漂浮物是常事。冬季水量小时,加上流域排污,黄河水甚至发乌。现在,山水林田湖草主题建设依次落地,黄河左岸的万亩林田已初步建成。大坝像一条宽宽的玉带将黄河约束,高峡平湖像颗绿宝石镶嵌在峡谷中,美不胜收。”宁建华说。

  黄河三门峡大坝的变化是沿黄省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在黄河源头青海,鄂陵湖水体面积增大117.4平方公里,三江源黄河园区再现“千湖美景”;

  在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鸟类国宝”之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频频现身;

  在山西临汾,无煤柱开采、矸石返井和充填开采等不同绿色开采技术,打开了煤矿绿色能源新局面。

  大河之水浩荡东流,其间曲折百回,不断变化的是两岸环境正越来越美;

  一以贯之的是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使其发展路径更加明确;

  始终坚定的是沿黄省市密集的部署,将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理念推向深入。

  “保护好中华水塔,实施黄河青海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抓好木里矿区和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承担着“源头责任”的青海,将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放在2021年着力部署的八方面工作之首;

  唯一全境在黄河流域内的省份宁夏回族自治区,对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作出全面部署,“十四五”时期,宁夏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统领美丽新宁夏建设、引领自治区现代化建设;

  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山东将“加快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开工黄河三角洲、东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等390个重大项目等”列入2021年的重点工作计划……

  从“十三五”到“十四五”,沿黄九省区在生态保护中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阔步向前。

  流域治理科技创新性待提高

  黄河流域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谋保护必须依靠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的创新动力。

  在茫茫腾格里沙漠,宁夏中卫这座昔日的沙漠小城“腾云”而起,美利云大数据中心的机房,海量数据源源不断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迅速传至北上广等东部城市。

  位于黄河南岸的郑州市,与“城市大脑”相关的118个应用场景全面上线运行,标志着郑州成为首个全场景数字化运营城市。

  尽管一批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正在成为推动黄河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但各地在治理黄河过程中,一些政策工具和手段落后依旧是普遍问题。

  民进中央在今年带来的提案中指出,黄河流域系统治理存在一体化、智能化水平较低,旱涝预警手段较落后,流域内用水科学性待提高等问题,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作为支撑。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所长蒋齐认为:黄河流域九省区应该在以往合作的基础上,成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九省区联盟。

  “联席会议机制和区域互动合作机制能强化九省区‘一盘棋’思想,形成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一体化’,对推进黄河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统筹解决沿黄九省区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重要作用。” 蒋齐说。

  除了构建一体化联动机制,还要有具体手段。民进中央表示,构建数字一体化全流域治水体系,建设黄河流域综合信息共享平台是当务之急。

  例如,利用物联网、传感器技术,监控重点排污企业和排污口,加强排污监测,实施污染物智能溯源和重大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同时,实时监控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取、用、供、耗、排等过程,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

  九三学社进一步认为,我国仍然缺乏以河流健康管理为核心思想的创新思维和方法措施。应尽快提出适合黄河流域实际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明确科学管理目标与考核技术方法,确定评价标准。根据科学监测与评价结果,分析确定相应河流的修复与保护措施,以实现河流健康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黄河保护立法已纳入计划

  沿黄九省区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各尽其能,但黄河一直“体弱多病”,在现行管理体制下,黄河流域各区域之间、部门之间难以形成纵向与横向的协同效应。黄河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各地区在资源开发、治理与保护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冲突。

  为此,多位全国人大代表一直在努力奔走。

  2019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提交了《关于制定〈黄河保护法〉的建议》。

  王金南表示,黄河流域经济发展滞后、局部环境污染、潜在风险突出三大问题重叠交织,应当通过立法来解决。

  同样是去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审计厅厅长汪中山再次提出,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矛盾、新问题,依法调整和规范黄河保护中的各方关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黄河保护立法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黄河保护立法迫在眉睫,尤其是在《长江保护法》审议通过之后,多年呼吁获得实质性突破。

  “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黄河保护立法纳入2021年的立法计划,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按照总书记指示要求和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抓紧起草工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立硬约束,为打造我国重要生态屏障、确保黄河安全提供法治保障。”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一级巡视员王凤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