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2025年“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表彰了2024年度荣获全国妇联、中央和国家机关妇工委表彰的先进集体及个人,六位先进代表作典型事迹交流发言,充分展现了生态环保巾帼铁军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的生动事迹。本报今日刊发相关典型的先进事迹,以飨读者。
如果说大气监测是守护蓝天的“利器”,监测比武就是提升技能的“磨刀石”。当第三届全国监测大比武的帷幕拉开,我们用“厚积薄发、革新求变、继往开来”三个关键词回应时代的叩问。
十年间建立起全球领先的大气监测网
2023年,生态环境部宣布将空气自动监测纳入大比武核心科目。当技术支撑任务落到肩上时,我们更深知责任千钧——细颗粒物治理进入0.1微克级别的攻坚时期,这场“监测奥运会”,拼的是毫厘之间的运维功夫,较的是分秒必争的质控真章。
最初构想很直接,在考场架设设备,让选手实操比拼。但现实很快亮出红牌——经费卡着脖子,场地捆住手脚,设备调度如同九连环。现实仿佛不可逾越,我们决定在数字世界闯出考核新赛道。
这份破局的底气,源自我们大气全流程监测的硬实力。十年间,我们建立起全球领先的大气监测网,颗粒物组分监测实现从“实验室”到“业务化利器”的跨越。从设备精心选型到严谨质量控制,再到权威数据发布,80多项大气监测标准、规范和指南,是立足行业前沿的基石,是我们设计VR考核的坚实底气。
历经158个日夜研发出VR比武系统
仅一套挥发性有机物设备就包含600个零部件和10道关键流程。每个零件都是监测的关键点,我们必须吃透仪器构造。
为了攻克难题,团队反复拆解20余套设备,研究工作原理;翻阅80余本专业书籍,寻找理论支撑;召开百次讨论会,碰撞思想火花;迭代50版三维建模,优化系统细节。累了,实验台边打个盹;饿了,啃口面包,继续战斗。
为确保考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团队整理了3年来140余次现场质控数据,形成了2500余条常见问题库,从中提炼出100余项典型问题进行建模转化。历经158个日夜的艰苦奋斗,VR比武系统终于成功问世。为了确保考题的绝对安全,团队开启22天的封闭命题。
VR比武系统在全国大比武决赛中成功应用,收获了广泛好评。这次技术革新,不仅让监测跨越虚实边界,更印证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当匠心遇见信念,冰冷的代码也能绽放出温暖的光芒;毫厘之间的执着,终将顶起一片属于奋斗者的蓝天。
巾帼力量领航监测新篇章
第三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大比武圆满收官,一组组数据彰显女性的磅礴力量。决赛中,女选手以45.8%的获奖率闪耀赛场,6个决赛小组中,5个小组的第一名为女选手,综合比武和专项比武的冠军也均被女选手收入囊中。与此同时,我们团队中的4名女同志在大比武筹办工作中表现卓越,获得了生态环境部的表扬。巾帼力量正以独特的科技敏感与专业韧性,精塑现代化监测体系的感知维度,实时捕捉微克级的PM2.5波动,智能识别污染事件,为污染成因“精准画像”。
“全国巾帼文明岗”的金色牌匾,镌刻着荣光,更指引着前行的方向。我们将永葆“巾帼何曾让须眉”的豪情,为美丽中国书写属于大气监测人的巾帼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