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滨州市环境空气质量主要考核指标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和优良天数比例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数据显示,2021年,滨州市PM2.5平均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8.4%;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72,同比改善11.8%;优良天数比例为67.1%,同比增加4.3个百分点。其中,PM2.5、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优良天数比例改善幅度较2020年分别前进8、11、9个位次,前进幅度在全省均名列前茅。
这份成绩来之不易。自2017年被列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传输通道城市以来,滨州市开始执行最严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各级各部门瞄准关键领域,紧跟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作战路径”,真抓实干、笃行不怠,通过建立健全党政统一领导、部门协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大气污染防治机制,扎实推进扬尘治理、烟花爆竹禁放、垃圾秸秆禁烧、散煤市场规范化管理等各项工作。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关停268万吨违规电解铝产能,实现20万吨合规电解铝产能转移;整合原油一次加工能力670万吨;压减粗钢产能183万吨,关停焦化产能390万吨。先后开展了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散乱污”企业整治,对挥发性有机物和工业炉窑等进行了深度治理。
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累计关停燃煤机组53台、装机容量536万千瓦,淘汰总装机容量占全省58.4%;完成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74万户;3234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清零”。
在运输结构调整方面,投资68亿元推进“公转铁”,其中投资3.7亿元的阳信汇宏铁路专用线2019年已建成投运,投资62亿元的邹平货运铁路专用线、投资2.3亿元的北海货运通道项目已建成,年可实现铁路运力2952.6万吨,可替代约92.27万辆(次)柴油车运力。
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滨州市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情况下,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推进7家化工企业关停、27.5万千瓦燃煤机组淘汰、10万户清洁取暖改造、139万吨粗钢产量压减等重大工程,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下一步,滨州市将以消除重污染天气为目标,结合城市污染特性,提出更具科学性、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大气污染防治实绩实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