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保献查看监测站点采样仪器设备。
2014年,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发布PM2.5源解析报告的城市;2018年,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更新PM2.5源解析报告的城市。两个全国“第一”,展现了一位环境志士最热血的担当。近日,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刘保献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攻坚克难,带领团队率先解析PM2.5来源
2013年,全国多地出现空气重污染,PM2.5进入公众视野。所有人都想知道大气污染到底是哪来的,PM2.5来源解析迫在眉睫。
刘保献团队接下这个艰巨的任务。作为国内第一批建立PM2.5监测网络的先行者,他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当时国内针对PM2.5来源解析相关领域尚处空白。但北京PM2.5浓度高于欧美国家,引用国外设备监测数据并不准确,经验很难借鉴,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刘保献说,在研究初期,研究方案直接移植PM10源解析技术体系。但由于两者污染特征差异很大,采样器内的PM2.5滤膜被细颗粒物堵死,样品采集失败。
“我们低估了PM2.5源解析的难度。”刘保献没有放弃,他带领团队继续研究。两年时间,剖析污染物的微观组分、进行化学分析和模型计算,在做了大量工作后,最终研发出PM2.5中200余种化合物监测方法。
2014年,北京首次发布PM2.5源解析研究结果,成为全国第一个发布PM2.5源解析报告的城市,迈出历史性的一步。
精益求精,暴风雨中的第二次突破
随着大气治理的深入,公众对首都空气质量的希望值逐渐增高。北京制定了2013-2017五年清空计划,提出到2017年,全市空气中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力争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当时觉得完成指标难度非常大。源解析是一项科研工作,想有所突破,对污染源的认识、解析的精细化程度都要精益求精。”刘保献说。
当时,北京市300多个街乡镇,只有35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面对复杂的污染源,精准溯源难度很大。刘保献突发奇想,用大数据分析,让数据自己纠错。由人工转智能,通过认知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实现高密度监测。
这种颠覆传统监测技术手段的创新模式在那时候被大家认为是异想天开。但刘保献没有放弃,继续开展大量研发工作。“研发要做场景测试,气象条件越恶劣越好。”有一次深夜12点突下暴雨,正是测试的好机会。刘保献和同事返回单位,在暴雨中开始了3个小时的检测。测试结果非常好,兴奋得一宿没睡。“为蓝天拼一把,值得。”
在不懈努力下,北京首个自主开发的高密度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投入使用,全球首个PM2.5网格化监测技术指南顺利发布。利用监测网络高密度的布设,他们又着手建设覆盖街道乡镇的粗颗粒物监测网络,为北京街道乡镇大气精细化治理奠定了科学支撑基础。为最大程度优化数据准确性,刘保献还一手组建起全国第一个手工基准监测网,并使自动监测方法性能由0.97提升到0.99,达到国际标准要求限值。
2018年,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更新PM2.5源解析报告的城市,实现第二次突破。
勇于担当,十余年监测数据“零”失误
建好监测网络后,刘保献没有松懈,依旧365天全勤,保持着十余年百万环境监测数据“零”失误记录。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又成为一场大考。刚结束除夕夜班的刘保献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不管面临什么情况,监测数据不能中断、不能出错。”
刘保献在不利条件下,组织开展多项疫情防控期间的环境现场监测工作,第一时间完成《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生态环境监测防护工作指南》,组建疫情防控生态环境应急监测队伍,为疫情防控期间公众及时了解首都生态环境状况,科学有效开展病毒消杀提供直接支撑。
在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中国治理环境的方式得到来自国际同行的高度赞许。近乎苛刻的数据质量要求,让中国生态环保人赢得尊重。作为代表团成员,刘保献感受到祖国带给他的骄傲与自豪。这是时代在亲历者身上留下的灿烂痕迹,这是当代生态环保铁军劳模精神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