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数小区受怪味困扰3年 环保局靠闻味找源头(图文)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5-29 23:40:36 浏览()次

  号称史上最严厉的《北京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实施后,仍有居民为不能落地执行的污染惩罚而烦心不已。近日,通州区金隅花石匠、金隅7090小区的居民向记者反映,小区周边时常散发异味,居民打爆各种热线投诉始终无果。通州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回应称,尚不能确认气味的来源,下一步会加大对周边化工企业的排查力度。

  现状

  怪味每天侵袭小区

  “大夏天的,都不敢开窗睡觉,怪味一来,熏得人头晕恶心,这南北通透的房子算是白买了。”家住通州区金隅花石匠小区的多位居民向记者抱怨。据居民介绍,自2012年入住以来,小区空气中时常伴有“怪味”出现,“气味刺鼻,就像是塑料、胶皮燃烧了的味。”多位居民称,闻到后出现了头晕、恶心、嗓子疼、辣眼睛等症状。

  居民介绍,“怪味”排放的时间多分布在夜晚10点至11点、凌晨1点至2点、早上5点至6点,几乎每天都能闻到,每次排放短则十几分钟,长则几十分钟。让居民更加无奈的是,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的电话几乎天天在打,但始终没有结果。“区政府、市政府、区环保局、市环保局的热线轮番打,每次都说‘问题在反映中’。”居民说。

  周边围绕很多工厂

  居民普遍认为,“怪味”接近于某种化学物质的气味。入住已5年的金隅7090小区居民说,这种气味很像此前东方化工厂停产前散发的丙烯酸味道。

  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在距离小区东南方向1公里多,坐落着通州区曾经最大的化工厂——东方化工厂。近两年,居民反映强烈,东方化工厂应政府要求停产。但东方化工厂周边几十家小化工厂依旧在生产。一些“老通州人”告诉记者,这些居民所居住的位置实际上正是原来通州的工业区,周边有化工厂、光盘厂、印刷厂、污水处理厂等。“居民来了,但这些工厂很大一部分没有搬走。”

  查访

  居民参与查味道来源

  本月10日,当怪味再次出现时,花石匠小区居民拨打了投诉热线,盼来了一位通州区环保局的工作人员。但这位工作人员赶到后,“怪味”很快消失了,“我们也和你们一样,靠鼻子闻味,顺着怪味去找源头。而且区环保监察队员有限,总共才16个人,管整个通州,真的管不过来。”工作人员向居民倒起苦水。“我们也不知道怪味从哪来?你们能说出怪味从哪来,我们马上去查。”工作人员向居民承诺,当晚就会对周边化工厂进行排查。

  “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不是说了吗,鼓励公众参与。既然环保局人手不够,那好,居民们也参与吧。”小区居民告诉记者,当晚十几位居民代表驱车赶往附近的化工厂,与环保局的执法人员一起进行了一次夜查。“有收获也有遗憾,遗憾的是,那晚并没有找出怪味的源头,虽然发现很多化工厂在夜间生产,但是当晚下起了雨,怪味被雨水冲散了。收获是一位副局长亲自带队夜查,并承诺会加大检查力度。”居民说。

  参与夜查的居民同时表示,希望环保局能拿出更加专业具备科技含量的监测手段进行排查,官方查大气污染也要靠“闻味”溯源,实在挺令居民们感到意外。

  回应

  初步判断怪味种类

  通州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近日接受了北京晨报记者采访。针对居民反映的异味问题,该负责人表示,监察人员进行了多次排查,但是并没有发现味道的来源。目前,能初步判断居民反映的“怪味”是丙烯酸及酯类。“我们也不知道味道从哪来。”该负责人介绍,目前小区周边涉及丙烯酸及酯类物质的企业11家。但是这些企业都有污染物处理设施,并且在检查中也都正常使用,并没有发现违规问题。

  那么怪味从何而来?负责人给出了两种分析,一是有可能夜间途经小区东侧六环辅路的装载化学物质的罐车散发的味道。二是企业的存储罐有个呼吸阀,到压后会自动放空,不过这个味正常情况下不会传那么远。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会加大对周边化工企业的排查力度。“欢迎居民加入,11个企业名单也可以向居民公布。”

  企业排污不能实时监测

  不过该负责人坦言,对于企业的排污行为目前并没有信息化手段进行在线监测,“没有检查的时候,企业是不是在使用排污设备,我们不敢百分之百肯定。”负责人说,目前北京范围内的一些国家控制重点污染源能够实现在线监测,并与市环保局联网,通州区也正在做这套系统,今后力争能实现实时监督。”

  针对居民和市人大代表提出的在小区设置监测仪器,该负责人表示,目前通州区环保部门还没有类似能排查出空气中化学物质的设备,市环保局有没有还不确定,会与市里联系。

  此外,据其介绍,《北京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实施以来,通州区的查处力度很大,今年前几个月已经立案122起,记者注意到,处罚名单中并没有化工企业“上榜”。

  据了解,通州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通州将实施严于国家和北京市标准的企业退出指导目录,加快退出建材、化工、铸造等行业的污染企业,到2016年底至少退出157家。但据记者了解,居民反映强烈的化工企业尚没有纳入今年拟退出的60多家污染企业名单。这些化工企业何时退出,是否有时间表,尚不明确。

  针对上述案例,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人大代表王灿发认为,小区周边频繁出现“怪味”,环保部门应在小区内设置监测仪器。王灿发认为,监察人员少不是不排查不执法的理由,若环保部门不作为,居民可向纪检监察部门举报。同时居民有权利要求政府公开居住范围附近的污染企业数量、种类、排放成分等信息,了解对人体是否有危害。

  污染企业

  应加速退出

  王灿发说,“如果这个地区原来是工业区,要规划为居住区,那就要尽快让工业企业搬迁;如果规划为工业区,就不应该引进住宅。”王灿发坦言,上述案例并不是个案。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很多地区原来的城乡工业区开发建设了居民住宅,大量居民入住,但是周边的污染企业清退速度却相对缓慢。王灿发建议,居民住宅附近的污染企业应加速退出,污染企业的退出速度应快于城镇化建设速度、快于市民迁徙的速度,以保证居民的基本健康权。

  记者 邹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