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园区和企业在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中的关键作用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4-06-04 11:28:32 浏览()次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已成为生态环境领域一个靓丽的公共品牌,已连续3年作为六五环境日主题活动之一,日益深入人心,推动了全社会广泛参与,促进了我国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事业健康发展。今年六五环境日,生态环境部牵头组织发布《关于深入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今后3年作出了新的部署。结合多年从事园区及企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研、教育与实践,我想用“责任、融入、开放、期望”4个关键词,与大家分享几点个人体会。

第一个关键词是“责任”

《方案》将园区和企业列为“六类主体”(即园区、企业、社区、学校、家庭、个人),体现了园区及企业的责任,彰显了园区及企业的重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美丽中国建设是产业界的责任。经过40余年的发展,我国园区数量多、覆盖地域广、经济规模大,80%的工业企业集中在园区,2543家国家级和省级园区的工业产值平均占全国的50%,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31%,园区布局上至超大规模城市,下至区县乡镇,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园区管委会和企业家们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使命光荣,义不容辞。

另一方面,美丽中国建设是园区和企业发展的一项必答题。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产污集中、资源消耗强度大、降碳难度大、治污成本高、风险源多等问题。园区和企业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关键,抓住园区和企业,就牵住了“牛鼻子”,园区和企业工作做到位了,《方案》落实才会有保证。

第二个关键词是“融入”

《方案》提出园区减污降碳宣传教育活动,理念先进、内容丰富、活动多样,也总结了许多好做法好经验,并从计划、组织、执行等方面作出了进一步部署。要避免宣传教育“一阵风”,活动落地就不能脱离园区工作的实际,必须把园区减污降碳宣传教育融入园区日常管理工作中。

一是要把生态工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环保等融入园区生产实践和日常管理中,发挥政产学研的综合作用,使得活动有抓手、能落实、见实效。

二是要把减污降碳宣传教育融入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园区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和减污降碳试点以及“无废”园区建设等一系列示范试点创建工作中,促进多方相得益彰。

三是要把“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品牌扎根于园区展馆展厅、电子屏幕、宣传栏、广播、网站、新媒体等各种宣传平台上,实现品牌与平台联动。

四是要融入园区已有特色活动中,提升园区自身品牌效应,如园区招商活动、园区总工论坛、园区民间河长、园区民间“闻臭师”、驻厂环保观察员、联络员等,树立一批具有园区本土特色的生态文明宣教园区典型案例。

第三个关键词是“开放”

《方案》中“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开放活动”重在开放、难在开放,要以开放促沟通、以开放促提升。

首先是心态的开放,企业在履行环境社会责任时往往不主动,或因生产涉密,或因历史遗留问题,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上下顾虑重重。要通过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以文化人,激发企业家内生动力,使其开放心胸,海纳百川。

其次是信息的开放,信息公开有助于减少沟通成本,增进政府、企业、公众之间相互理解。一方面,企业要敢于亮剑、亮相,正面展示自身形象;另一方面,企业也不要文过饰非、对居民投诉无动于衷,要积极应对,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是场所的开放,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除了进一步深化环保设施开放外,《方案》中还提出,推动设立企业开放日、建设环境教育体验场所、开设环保科普课堂、开展公益活动等,都需要有空间展示,都需要企业力所能及提供活动的场所和便利条件。国内许多园区开展工业旅游,让老百姓可以到园区到企业参观访问,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做法,值得提倡。

第四个关键词是“期望”

一是期望科技在促进生产与生活良性循环上发挥更多作用,通过科技创造更多更绿色的产品,通过宣教创造社区、学校、家庭、个人更多的绿色需求,推动绿色生产方式与绿色生活方式相互激发、共生共荣。

二是期望提高活动科技的炫耀度,提升宣传教育的科技成色,要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AI+”行动,打造更多零碳低碳园区、工厂,创建更多“无异味园区”“无异味企业”,实现园区“公园化”。

三是期望活动常态化,在典型示范推广的基础上,让活动永驻园区、企业、社区、学校、家庭、个人,走向各行各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形成全民、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生动局面。

作者系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编辑: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