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发布生态文明建设十年规划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3-02-21 19:10:21 浏览()次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为抓手,攻坚克难、积极作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印证。2022年11月,常州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编制的《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通过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受生态环境部委托)组织的专家评审,12月经常州市政府常委会讨论通过予以发布。

常州如何在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上先行一步?为何出台《规划》?未来怎么推进?常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建平进行解读。

编制出台《规划》有何意义?

“现阶段是常州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推动‘强富美高’新常州建设再出发的关键阶段,也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黄建平说。

作为常州市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规划》从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和生态文化等六个方面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围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常州”重点任务,提出了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为今后十年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谋篇布局。

十年《规划》目标是什么?

“建成通江达湖、联山结水、特色鲜明、普遍赞誉的‘长三角生态中轴’,使‘水清岸绿,空气常新,净土丰饶,鱼水和谐,留得住中吴乡愁’成为美丽常州的生动写照。”

黄建平指出,《规划》紧紧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城市定位和“强富美高”美丽常州建设目标,分阶段推进常州生态文明建设,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为目标,到2030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空间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蔚然成风,生态文化素养明显提升。率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普遍形成,资源能源集约安全利用处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碳排放提前实现达峰并稳中有降,生态环境实现根本好转,建成更高水平的美丽中国、美丽江苏的样板城市,成为具有国际美誉度的生态宜居名城。

未来将如何推进《规划》?

“《规划》期限为2021-2030年,近期为2025年,远期为2030年,明确了六项主要任务。”黄建平介绍。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高起点保障美丽常州建设。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资源高效利用制度、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优先保障生态环境安全,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中轴。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深入打好水环境治理攻坚战、蓝天保卫攻坚战和城乡净土保卫战,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加强环境风险防控。

科学管控生态空间用途,高规格筑牢长三角安全屏障。加强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构建全市自然保护地体系,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高效激活生态经济功能,高质量发展长三角绿色产业。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和运输结构调整,推行行业清洁生产,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

全面提升生态生活水平,高品质建设长三角常乐之州。推进城乡环境一体化建设、绿色城镇化及生态城区建设、乡村生态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聚力打响生态文化品牌,高标准打造中吴文化亮点。加强生态文化载体建设,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实现生态文明共建共享。

此外,围绕目标和任务,提出六大类89项重点工程,总投资超过331亿元。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常州深入推进“532”发展战略、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冲刺“GDP万亿之城”的决胜之年。常州将以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规划引领,时刻对标率先、排头、先行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重点,巩固特色、补齐短板,加大投入、形成合力,全力争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努力形成引领“强富美高”现代化建设的常州模式,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