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泰顺:“生态大搬迁”赢得金名片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2-03-11 12:28:33 浏览()次

这几日天气晴朗阳光好,三五成群的黄腹角雉在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间穿梭、悠闲散步,还不时打闹嬉戏,安静的山林也变得热闹起来。

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全球仅存5000余只黄腹角雉,其中乌岩岭内总量500余只,是目前我国已知的野生黄腹角雉种群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除了有像黄腹角雉这样的珍稀动物,乌岩岭的珍稀植物也不少。“去年,综合科考专家还发现浙江垂头蓟、浙南木犀、黑果石楠等3个植物新种。”浙江乌岩岭管理中心党委委员蓝锋生兴奋地说。

乌岩岭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的背后,是泰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路上的大胆创新实践。近年来,泰顺紧扣绿色高质量发展主旋律,率先开展全域生物多样性系统调查,深入实施“生态大搬迁”,系统推进黄腹角雉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野外监测、基因检测和栖息地改造研究,切实以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赢得了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生物基因库”等数张“国字号”金名片,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打好系统保护“组合拳”

“全面掌握生物资源本底状况,能为今后开展重点监测和科学研究,制定科学保护措施提供依据。”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泰顺分局章荣安说。因此,泰顺确立了以生物多样性调查为基础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思路,并探索出了一系列好经验好做法。

2020年,泰顺突破以往只在保护区内实施生物多样性调查的局限,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开展合作,率先实施全域生物多样性系统调查,正式迈出从区域保护向全域保护转变的步伐。

截至目前,调查团队共采集植物、大型真菌、昆虫、水生生物等标本1.6万余份,并一一建立物种名录和DNA条形码数据库。

摸清本底是基础,落实管护才是关键。在泰顺乌岩岭保护区,该保护区管理中心围绕建设“生态窗口”目标要求,通过健全完善管护网络、持续加大巡查力度、深入强化宣传教育等,让保护区处处有人管、时时有人查。

此外,泰顺还建起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生物多样性科研实验室”的高端化、系统化科研平台,成立了“1名博士后+6名硕士”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团队,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

开展调查,加强管护,组织研究,泰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组合拳在乌岩岭保护区打出了实效。“我们采取的这些举措蛮有成效,乌岩岭保护区目前拥有的丰富的生态资源就是生动诠释。”蓝锋生告诉记者,根据最新保护区综合科考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乌岩岭记录到新增动植物439种,“特别是消失30多年的小灵猫重回视野,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明显标志。”

下足精准保护“绣花功”

除了打好系统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组合拳”,泰顺还下足了精准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绣花功”。

自然界里,有一些种群数量极少、随时可能灭绝的动植物,被称为“极小种群物种”。拯救它们,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当务之急。在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濒危鸟类黄腹角雉便属于“极小种群物种”

“黄腹角雉濒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繁殖力弱。”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科研宣教处处长郑方东介绍,它的蛋容易被王锦蛇、松鸦等天敌盗食。另外黄腹角雉身体相对笨重,飞翔能力较差,警觉性较低,这就导致它们容易被大型猛禽、青鼬等天敌捕食伤害,再加上人为干扰破坏黄腹角雉栖息生境等原因,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处于濒危状态。

为此,泰顺特地在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建立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院士专家工作站,系统开展黄腹角雉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野外监测、基因检测和栖息地改造研究,并基于研究成果,实施了一系列精准精细的保护措施。

“黄腹角雉喜欢吃交让木、香港秀丽四照花等植物的果实,我们就特地在上芳香林区附近栽种不少。”郑方东表示,工作人员还为黄腹角雉制作安装了仿生人工鸟巢,并对其中立地条件好的巢穴,安装了高清视频监控,“全程监控跟踪调查,这便于我们熟悉掌握黄腹角雉野外繁殖过程。”

此外,针对黄腹角雉繁殖力弱的问题,院士专家工作站开展了人工受精研究。经过多年努力,黄腹角雉人工授精技术已经基本成熟。据统计,现在乌岩岭保护区的黄腹角雉人工种群数量已达到122只,已建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可自我维持的黄腹角雉人工种群。

针对黄腹角雉野外生存能力弱的问题,院士专家工作站专门搭建了一个半野生驯养场,通过在驯养场内植树绿化、放置倒木等措施模仿野外栖息环境,并根据驯养情况适宜控制投食次数与数量,以提高黄腹角雉野外生存能力,“这相当于为黄腹角雉建了一个‘大自然中的家’,方便以后野外放归提高成活率。”郑方东告诉记者,自2019年6月起,先后有30多只黄腹角雉被送入半野生驯养场,进行野生驯化工作。

如今,在精准精细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不断加持下,浙江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野外种群数量由最初的30多只发展到500多只,成为全国重要的黄腹角雉保种基地和原产地人工繁殖基地,获评“2021-2025年中国动物学会濒危动物保育示范基地”。

带来生态环境好“钱景”

不断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让泰顺不仅好“风景”,还有好“钱景”。

在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泰顺启动实施了“生态大搬迁”行动,着力做好“下山居住、上山致富、人才回归、产业兴旺”16字文章。

“‘生态大搬迁’既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类生产生活对其他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又能让万物和谐的好风景带来好‘钱景’。”章荣安表示,据统计,过去十九年间,泰顺不断升级搬迁模式、优化扶持政策、统筹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移民人数突破10万,一大批“移居”百姓尝到了生态红利。

48岁的吴妙英便是其中之一。吴妙英是泰顺司前镇人,也是“遇见畲乡”民宿店的店主,借着“生态大搬迁”,走上了致富路。说起如今下山安居生活,吴妙英眉眼里都是笑,“日子更好咯!”她顿了顿,“以前外出到杭州打工,顾不上家里。现在环境好了,你看,我们这有乌岩岭保护区,有承天氡泉,有古廊桥,关键是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好。”说起家门口的好风景,吴妙英如数家珍。“靠着好风景,就能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我顺势办起民宿,而且政府有补贴,达到标准的每个房间都会补贴8000元。”

通过经营民宿,吴妙英每年就能有20万元左右收入,即便疫情期间,也能有十几万元。“更关键是能照顾家里老人小孩,比外出打工强。”吴妙英对如今的生活很满意。

如今,像吴妙英吃“生态”饭的人在泰顺越来越多,泰顺的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泰顺县司前畲族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蓝永慧告诉记者,以“民宿+”为模式,司前畲族镇将畲族文化、红色文化、休闲采摘等文旅、农旅多产融合,大力发展农家乐,打造民宿集聚村。截至目前,全镇已发展“山里人家”、“畲乡小院”等25家乡村民宿,成功创成浙江省首批文旅产业集聚区。

下一步,泰顺将在生态资源保护、人才科研建设、社区融合、生态旅游、宣传教育等方面持续发力,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强音,绘就生态文明建设新图景,助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