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环境质量不是鱼与熊掌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5-23 23:10:17 浏览()次

  国家行政学院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编写的城镇化蓝皮书《中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报告(2014)》近日发布。蓝皮书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再次引发人们对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关注。很多人甚至悲观地认为,城镇化必然带来城市环境质量的恶化。

  笔者认为,城镇化与城市环境质量并不是简单的、线性的关系,而与城镇化规模、城镇化内涵、城镇化模式等密切相关。

  首先是城镇化规模。城镇化的实质是人口迁移,城镇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也不能抛开人口因素。在不同人口规模下,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迁移人口的规模有着相当大的差异。根据世界银行的相关数据,2009年中国、印度的城镇化率分别仅为44%、30%,远低于其他新兴经济体国家75%的城镇化平均水平。而中国、印度的城镇人口分别高达5.86亿人、3.6亿人,远远多于其他新兴经济体国家0.73亿人的城镇平均人口。由此可见,高城镇化率不等于高城镇化规模,低城镇化率也不意味着低城镇化规模。城镇化率只反映了城镇化水平的一个侧面,并没有揭示城镇化中人口迁移的本质。

  对于人口大国来说,尽管城镇化率仅提高1个百分点,由此带来的城镇化规模却并不少。以中国为例,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新增城镇人口0.13亿人,相当于整个柬埔寨的总人口。人口大国中大量人口在短时间内向城镇集聚,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可能更加难以解决。

  对于小规模的城镇化,城镇化水平越高,集聚在同一地理范围的人口越多。并且,对于人口小国来说,城镇化的集聚点往往十分有限,人口的小面积集聚必然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阿根廷、巴西等南美洲国家的环境污染很大程度上就归结于较高的城镇化水平。对于大规模的城镇化,尽管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些新增城镇人口大多分布于广阔的国土面积。这种人口的大面积集聚既有可能带来严重的污染,如印度;也有可能保持较好的环境质量,如美国,这主要取决于城镇化发展的阶段。在城镇化发展的初期,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会引起环境质量的恶化;在城镇化发展的后期,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会逐渐释放生态红利,进而优化环境质量。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城镇化问题不能完全借鉴发达国家或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因为没有一个国家如我国这样,正在经历着如此规模大、范围广、速度快的城镇化进程。作为人口大国,在大规模城镇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有效的环境规制、创新的环境管理、先进的环境技术,提早实现城镇化与环境污染拐点的到来。

  其次是城镇化内涵。城镇化不仅包括人口的城镇化,还包括产业的城镇化。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的途径是就业,这就需要产业的承载。城镇化带来的环境污染从表面看来是人口集聚带来的生活污染,从本质看来还包括产业集聚带来的生产污染,这便是城镇化的内涵。

  一方面,城镇化带来了产业集聚。由于工业的集聚,使得城镇可以更加集中地处理污染排放,提高了城镇中污染处理设施的使用效率,缓解了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

  一些地区的产业集聚是以工业园区等形式实现的。然而,由于地方级工业园区吸纳的企业多为中小企业,违规成本低,企业往往违法排污,结果导致工业园区严重的环境污染,给周边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隐患。工业园成为污染避风港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城镇化伴随的产业集聚是否会带来更多的环境污染并不是确定的,这取决于生产污染集中处理能力与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产业集聚方式的科学选择与合理安排。

  另一方面,城镇化带来了人口集聚。城镇化改变的不仅是城镇新增居民的居住地点,更加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进入城镇后,人们对衣食住行的需求进一步膨胀,从而加速了建筑业的发展、机动车的增加,加剧了城镇生活型空气污染。此外,与农村相比,城镇有许多高大的建筑,更加节约土地和能源,对生活垃圾的处理也更加集中和方便,降低了治污成本。同时,交通运输是引起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城镇化发展,大多数人集中到城镇生活,减少了因人口迁移带来的运输污染。因此,城镇化伴随的人口集聚是否会带来更多污染也是不确定的,这取决于生活污染集中处理能力与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产业的环保化程度。

  城镇化究竟恶化了环境质量,还是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取决于生活污染和生产污染两种作用效果的权衡,而生活污染与生产污染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又是不确定的。这恰好证明,我们在城镇化与环境质量的作用过程中,并不是束手无策的。提高生产污染与生活污染的集中处理能力与治理效率,加强对工业园区、科技园区、新区等产业集聚地的环境规划,利用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带来的集中排污、集中处理等环境保护红利,避免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伴随的污染集中、风险集中等环境保护弊端,就能够实现城镇化与环境质量改善的兼得。

  第三是城镇化模式。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一般经历小城镇发展阶段、小城镇人口向中大城市转移的城市群发展阶段、大城市人口向小城镇迁移的逆城市化阶段等3个阶段。从城镇化模式看,城镇化发展既可以发展小城镇,又可以发展大中城市及城市群。例如,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已经处于第三阶段,俄罗斯的城市化刚刚经历小城镇发展的第一阶段,进入城市群发展的第二阶段,韩国则一直以城市群发展为主。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城市化进程经历了小城镇发展—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城市群发展的阶段性过渡。

  以小城镇为主的城镇化模式,对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发挥了巨大作用。小城镇迅速有效地将人口与产业集中到城镇,一方面促进了城镇化发展,另一方面利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污染的集中处理。但小城镇由于经济规模小,人口相对较少,无法实现污染治理的规模经济。如果小城镇规划布局不当,会给小城镇的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以大城市和城市群为主的城镇化模式,由于规模经济的原因,更易于控制和减少污染。然而,尽管城市群在治污成本方面存在规模经济优势,却由于其人口与工业的高度集聚特点,出现了区域性、叠加性、扩散性的城市群环境问题,包括城市群水环境污染的集聚叠加效应、城市群的热岛群效应、城市群固体废弃物的集聚扩散效应,以及城市群土壤污染的迁移扩散效应等。

  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快速道,选择怎样的城镇化模式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更关系到由于城镇化模式选择不当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尽管小城镇与城市群两种模式均并不必然导致环境污染,但对于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人口基数较大的中国而言,城市群在改善环境质量方面的影响更大,发展城市群不仅有利于集中城市优势资源发展经济,还有利于降低规模治污成本,实现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城镇化与环境质量并不是鱼与熊掌,是可以兼得的,这需要确定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阶段,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城镇化规模,弄清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内涵,选择合适的城镇化模式。做到着眼未来、规划先行,立足生态、绿化产业,联合治污、集中处理,就能够实现城镇化与环境质量的双赢。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