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炮轰的ESG,是不是“魔鬼的化身”?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2-05-13 12:35:38 浏览()次

“停止令人发指的虚假ESG评级!”

特斯拉(TESLA)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日前在社交平台批评ESG评级,认为整个评价体系就是一场游戏。

这并非马斯克首次就ESG评价体系发表看法。

此前在与比尔·盖茨就盖茨做空特斯拉一事发生争执后,曾有网友评论,特斯拉的ESG评级只达到了平均水准,与气候目标不一致。

马斯克回怼:“ESG评级毫无意义!”他之前也多次表示,ESG评级是“魔鬼的化身”,若不加以改进就应该取消。

特斯拉的不满

ESG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而非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

马斯克之所以再次炮轰ESG评价体系,源于特斯拉在多个ESG评级中都没有获得高分。

以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评级为例,特斯拉在41家汽车公司中仅得到了平均水平,还被认为阻碍全球气候目标的实现。

对此,特斯拉在上周发布的2021年影响力报告中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记者在翻阅这份报告时发现,报告从公司治理、公司文化、环境影响、产品影响以及供应链等五个方面解析公司影响力,同时在开篇便言辞激烈指出“目前的ESG评级方法存在根本缺陷”。

特斯拉上周发布的《2021年影响力报告》

报告指出,目前的ESG报告侧重于衡量风险/回报的美元价值,而不是衡量其对世界产生的积极影响范围。报告认为,这意味着投资者可能把自己的钱托付给大型投资机构ESG基金,用于投资恶化而非改善气候变化的公司。

“或许有人会认为,一家汽车制造商销售的电动汽车占总销量的百分比越高,其ESG得分就越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只要公司在生产大量高耗油汽车的同时,略微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其ESG评级就有可能上升。”报告指出,大多数车辆在使用时的排放量占汽车总排放量的80—90%,但评级时主要考虑的是生产环节。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些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在‘环境影响’上的排名比特斯拉更高。”

报告还引用了《彭博商业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的报道,“(ESG评级)体系最显著的特征是,一家公司在气候变化方面的记录似乎很少妨碍其在ESG阶梯上的攀登——甚至根本不去考虑。”

报告直言,我们需要一个评价体系:这家公司的发展对世界有积极影响吗?

评价体系有用吗?

实际上,ESG评级是ESG建设的关键环节。

通过评级,既能够“以评促改”,明确企业需要着重改进和加强的薄弱环节,也可以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由单向传递升级为双向传导,同时,还有利于帮助相关投资机构更科学更理性地对企业进行ESG投资。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众多机构都已将ESG作为考量因子纳入自身的研究及投资决策体系中,许多国家的证券交易所及监管机构也相继制定了相关政策,要求上市公司自愿自主或强制性披露ESG相关信息。

目前,全球ESG评级机构数量已超过600家,比较著名的除了上文提及的MSCI,还包括KLD研究分析公司(KLD)、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Vigeo Eiris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依赖ESG评级来获得对公司ESG业绩的第三方评估结果。

不过,ESG评价体系是否一样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ESG研究院评价研究中心主任王凯通过分析主流ESG评级机构构建的ESG评价体系后认为,大多数市场主体缺乏对ESG的基本认知,企业在ESG信息披露过程中缺乏统一标准,信息披露质量较差;评价体系主要面向部分行业或领域的A股上市公司,尚未建立完善统一的ESG评价体系,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ESG评级结果存在分歧。

记者在查阅了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1年发布的《上市公司ESG实践案例》后也发现,提及的133 家上市公司选择性披露、报喜不报忧、只谈环境绩效不谈或淡化环境问题的现象比较突出。

王凯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离不开技术、社会背景等原因,但最根本的还是ESG数据不具备传统财务数据的价值中立性,即由于企业非财务信息的界定和度量均涉及评级者的认知水平、社会背景与价值观系统,ESG评级受ESG数据供应者及评级者的立场影响。

ESG,大势所趋

ESG概念自诞生之日起便饱受争议,这次马斯克的不满也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但不得不承认,ESG已成为企业界和金融界的重要管理和投资理念,是国际主流的企业非财务信息披露体系。

就连马斯克也只是对评价体系表达不满,而不是完全否定。

早在2018年6月,A股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所有被纳入A股上市公司都需要接受ESG测评,不符合标准的将被调低评级或从该指数中剔除。

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程的标志性事件,但我国目前的ESG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

2021年,国务院国资委明确公布将ESG纳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点工作,2022年3月又成立社会责任局,指导推动企业积极践行ESG理念,主动适应、引领国际规则标准制定,更好推动可持续发展。

我国ESG信息披露监管政策,图源《中国ESG发展白皮书(2021)》

ESG正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作为“双碳”目标达成的重要战略支撑,正成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有力抓手。

不过,我国的ESG发展总体上落后于发达经济体。在王凯看来,国内评级在评级对象、评级数据、评价体系的指标设定方面同样存在明显不足。

从评级数据来源来看,王凯认为,ESG信息披露是ESG评级的基础,但大量企业并未进行相关信息披露,数据可获得性较低,而已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等公开报告也多以描述性披露为主,对一些负面指标鲜少涉及,且不同企业披露数据差别较大。

据金融数据和分析工具服务商Wind统计,截至2022年5月9日,全国共有1413家公司披露了2021年度ESG报告,尽管相较于2020年度的1002家增幅超过四成,但披露率仍仅为30.19%。

而在1413份报告中,医药行业公司数量最多为121家,基础化工行业紧随其后为104家,机械、电力及公用事业、电力设备及新能源位居三到五位,但披露数量均未过百。

此外,王凯还建议,由于国际ESG评级机构在对我国企业进行ESG评价时容易“水土不服”,因此要注重发展培育本土ESG评级机构,建立中国特色ESG评价指标体系,让中国ESG评级与国外ESG评级互认,实现中国资本市场的“ESG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