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正式启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下简称学习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中央八项规定自2012年年底提出之时,就直指精简务实,从八个方面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立下了规矩。小切口推动大变革,全党上下动真碰硬革除“四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在这个过程中,生态环境系统各级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扎实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提升治理效能。比如大力推行“四不两直”监督检查,江苏的“环保脸谱”系统让2.6万家企业环境信息实时透明,四川建立企业诉求“48小时响应”机制。当督察人员翻越垃圾山取证、蹚过污水沟暗访成为工作常态,当群众扫码即可监督整改、企业在线就能办理审批成为治理的标配,作风建设已经从政治要求转化为污染防治攻坚的战斗实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作风问题具有极强的顽固性、反复性。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2.5万余起,这其中就包括一部分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质量发展。可见,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亟须再学习、再深化。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正人心。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中央八项规定是改进工作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是改进工作作风的第一步。我们要认识到,遵规守纪是底线问题和原则问题,而决不是简单的吃吃喝喝、人情世故问题。对于党中央立下的铁规矩,决不能不当回事。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没有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就没有绿水青山的自然生态。每一名党员干部在面对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发展矛盾时,都应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要与人性的弱点作斗争,将贪欲关进纪律的笼子,以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推动环境质量改善。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聚民心。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中央八项规定成为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一张“金色名片”,正是因为求真务实、为民办事的党员干部多了,我们党也就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生态环境事业关乎百姓福祉。从机关到一线,每一份文件的制定、每一次入企沟通、每一次贴心服务,都是作风的体现。徙木立信并不容易,要通过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真正化风成俗,通过开门教育接受群众监督,将作风建设转化为树立公信力、增强凝聚力、破解生态治理难题的密钥。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下决心。党中央之所以要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入手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因为“四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中央八项规定提出十余年来,一批批违规问题被处理,但顶风违纪行为仍时有发生,隐形变异现象潜滋暗长,防反弹任务依然艰巨。一些人对当前态势认识不清,有的认为可以“歇歇脚”了,有的认为作风积弊难以根除。这提醒我们,不管是上级组织还是基层一线,不管是大事还是小情,不管是老环保还是新干部,都不能对作风问题背后的廉政风险掉以轻心。要下定决心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紧盯,一年接着一年坚守,坚决防反弹回潮、防隐形变异、防疲劳厌战。
生态环境保护与作风建设一样,最怕“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学习教育将持续到7月底,而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通过开展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作风建设,将精简务实的基因植入污染防治攻坚的战场,用刀刃向内的勇气穿透生态环境治理的症结,以作风之变催生治理效能之变,为美丽中国建设筑牢政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