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大气污染防治“一微克”行动,改善水环境质量,2019年11月18日~11月22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多部门同时开展第六轮“点穴式”和小中河“流域”专项执法行动,聚焦大气、水污染环境问题,推动属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行动首日即发现各类环境问题73起。
“点穴”执法组与“流域”执法组各负其责
“点穴”执法重点关注大气环境问题,结合秋冬季大气污染特点和北京市乡镇(街道)空气质量排名情况,选取东城、西城、海淀、顺义和昌平5个区的10个乡镇(街道)开展精准执法。严格落实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各项要求,加大对采暖季锅炉、挥发性有机物(VOCs)重点排放企业、工业炉窑、生活源以及“三烧三尘”等问题的检查力度。聚焦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在“接诉即办”的基础上实现“未诉先办”,根据市民投诉举报线索,开展暗访排查,重点摸排异味扰民、餐饮油烟污染等问题。
行动首日即有收获,发现的64起环境问题主要涉及餐饮油烟、扬尘管控、未安装治理设施、违反排污口规范、不正常使用治理设施等。
“流域”执法重点聚焦水环境问题,对顺义区小中河流域的马坡、南法信和李桥3个镇的涉水企业、排污口、污水站、小微水体及岸线管护情况进行重点检查。监测人员同步进行涉水企业、污水站和入河排污口的水质监测。
行动中,各“流域”执法组充分依托1月~9月水质监测数据,检查点位23个,巡河10余公里,发现的9个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生活污水输送管道破损溢流、农村生活污水纳污坑塘、河道垃圾漂浮水质较差及沿河村级污水处理站工艺简单难以达标排放等。
精准的线索是“点穴式”联合执法的基础
生态环境执法既要“严”也要“准”。据了解,在过往的执法过程中,通常都是“西瓜芝麻样样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这种“普遍撒网重点捞鱼”的做法,固然能发现环境污染问题,推进环境质量改善,但由于缺乏精准性和针对性,很可能导致该发现的问题没发现。当生态环境部门执法检查失去准头,就可能导致环境保护“最后一公里”出现堵塞,难免会陷入“被动挨打,疲于奔命”的尴尬境地,甚至还可能给社会公众留下不作为的“懒政”错觉。
如何让生态环境执法变得更有准头?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整合利用优势资源,依托全市细颗粒物(PM2.5)和粗颗粒物(TSP)评价点位监测,整合逐步成熟的热点网格预警技术和车载PM2.5移动监测系统。再结合重点行业工业企业台账和群众信访举报线索等,在全市范围内探索开展“点穴式”执法。
问题线索来源的精准是“点穴式”联合执法的基础。北京市的做法:一是依托热点网格,通过技术手段,把全市污染高发地分成133个不同地块,每个地块上有小微监测站,根据实时监测数据的高低,进行重点监管。这就避免了监察人员来回跑腿儿,同时极大提高了执法效率;二是借助群众举报,环境问题群众关注度高,每一条举报线索的背后,既饱含着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也体现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这就要求生态环境部门对反映的环保问题快速介入、一查到底;三是多部门联合,发挥多重执法效果,采取全时执法工作模式,形成强大的执法合力,确保精准线索得到依法处理。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执法空白期,从而不给破坏环境的行为以喘息的机会。另外通过媒体进行曝光,就可以让破坏环境的行为无处遁形。
据了解,2019年,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先后组织开展六轮“点穴”和五轮“流域”执法,共对75个乡镇(街道)进行了全覆盖精准检查,检查点位超过4000个,发现各类环境问题2300余起,切实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环境问题,有效压实“最后一公里”环保责任,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