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经脉,构建黄河水生态系统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19-11-08 23:14:14 浏览()次

   

  图为治理后湖水清澈的乌梁素海。张同远摄

  

 

  中国环境报记者 王珊

  黄河内蒙古段地处黄河中上游,全长830公里,介于阴山南麓与鄂尔多斯高原之间,穿行于乌兰布和与库布其两大沙漠,流域内生态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北方生态屏障安全。

  为探访黄河内蒙古段的生态保护情况,记者近日跟随“2019中央及行业媒体黄河行”采访组,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以及鄂尔多斯4市,沿着黄河的“几”字形脉络溯流而上,从三盛公水利枢纽到河套灌区再到乌梁素海,内蒙古治理黄河水生态的路径渐渐清晰。

  黄河干流“几”字形弯头处,坐落着三盛公水利文化博物馆,馆内一块造型古朴的牌匾吸引了众人驻足停留。牌匾上书“驯服黄河”,字迹苍劲有力,布满了岁月留下的刻痕。

  “这块牌匾原挂于拦河闸左侧的桥头堡,后取下作为历史遗物保存。它见证了上个世纪60年代,人们战天斗地,‘驯服’黄河的决心。但这种提法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对黄河无序开发最终受惩罚的还是人类自己。多年的治理实践表明,顺应自然规律、坚持科学发展、维持黄河的健康生命,才是治黄的正确选择。” 内蒙古自治区黄河工程管理局建管科科长穆怀录说,随即他将目光投向了远处波涛滚滚的宽阔河面。

  在农业引水灌溉与节水改造之间实现平衡

  天下黄河,唯富一套。

  秋灌时节,芦苇染黄了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的三盛公水利枢纽。在这里,东西长180多公里的总干渠正在进行今年最后一次引水灌溉。“这是黄河水进入河套灌区的强劲‘心脏’,改变了灌区多头取水问题,使得地处干旱荒漠区的河套平原成为黄河上游最富饶地区之一,保证了近1000万亩引黄灌区适时适量地自流引水。不仅为灌区的农业生态系统带来了生机,还对黄河凌汛期分洪、遏制乌兰布和与库布齐沙漠合龙起着重要作用。” 河套灌区管理总局工程建设管理处处长郭平说。

  黄河水资源总量不到长江的7%,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却高达80%。引黄渠道带来了涓涓细流,也将一道节水难题摆在了内蒙古面前。展开河套灌区地图,七级红色灌溉渠道层层细分,像动脉一样延伸至一块块末端农田,与之对应的七级蓝色排水渠道则将退水带入乌梁素海。总数10.36万条、全长6.5万公里的灌溉渠道,年引黄用水近47亿立方米——提高用水效率、减少输水中产生水资源浪费迫在眉睫。

  由此,一场规划总投资61.21亿元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拉开序幕。深秋的永济干渠边,永济灌域管理局工程科科长马慧钧指着已使用新型土工膜袋护砌的渠道介绍:“过去灌区的输水渠道为土渠,缺乏配套节水工程,渗水漏水严重。改造后,在边坡铺设聚乙烯膜防渗,在坡面铺设混凝土预制板,在渠底铺设无纺布及后卵石。现在,永济干渠年可节水2240万立方米。”

  近20年的点滴积累,渠系水资源节约交出一份亮丽答卷:灌区总体完成骨干渠道衬砌1400千米,疏浚骨干沟道3713.1千米,实现年节水量近7亿立方米,渠道输水能力提高近20%。

  系统治理让黄河水“好进好出”

  三盛公水利枢纽引水、灌区渠系节水、乌梁素海退水让黄河在内蒙古“有进有出”,形成了一条动态的水流循环链,使灌区800万亩土地盐碱化得到改善,森林覆盖率由13%提高到21%。但要做到“好进好出”却非易事,被称为“塞上明珠”的乌梁素海就曾因此蒙尘。

  乌梁素海是黄河及河套平原的末端清洁过滤器,如同人体之肾。改善和治理好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系统,是保护好黄河中下游水生态安全的根本。但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因农药化肥大面积使用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多重污染叠加,乌梁素海在2012年爆发了大面积黄藻,拯救乌梁素海生态环境如何破题?答案首先在源头。

  乌梁素海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副主任包巍说:“湖区接纳了流经800万亩河套地区90%以上的农业排水,随之带来大量农药、化肥以及耕地残膜,成为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以“控肥、控药、控水、控膜”为重点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被提上日程。这一行动也反映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双河镇永丰村村民王思良的家中。

  今年57岁的王思良,家中40多亩地主要种植葵花和玉米。他告诉记者:“90年代种地,农民大多使用化肥,见效快、产量高。后来政府开始推广有机肥,种出来的玉米品相好、口感佳,且肥效更持久,但买一车的价格要多花50元,比化肥贵了不少。另外,玉米、葵花交替种植方式,让地膜的使用更加节约。”

  经过农业面源整治,水鸟和游鱼重新成为乌梁素海的主人,小船泛起的浪花恢复了洁白清澈。“生态补水、控源减污、修复治理、资源利用、持续发展”的系统治理思路,使得乌梁素海水质在2015年历史性地由劣Ⅴ类转变为总体Ⅴ类。

  “我从小在这里长大,记忆里的儿时乐园又回来了。”乌梁素海湖区管理大队副队长刘文斌说。

  “水权转让”让黄河水“活”起来

  在黄河水资源日益趋紧的情况下,不仅要靠节水、治水保证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制度创新同样不可或缺。为此,2014年底开始,水利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决定在沈乌灌域开展水权试点,通过市场化手段让黄河水“活”起来。

  “工业企业可通过水权交易平台,购买农业节水省下的用水指标,保证工业发展;灌区将节水指标转让后可获取资金,继续提高完善渠道的防渗水平,形成以工业发展反哺农业、以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发展用水的良性发展局面。截至目前,已经解决了自治区70多个工业项目用水,为沿黄灌区筹措了18余亿元节水改造资金,实现了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向高效率高效益转变。”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万华说。

  工业珍惜真金白银买回来的水资源,农业也更有动力节水改造,这直接打通了农业节水的“最后一公里”。东风渠团结支渠农民用水协会会长刘军来表示:“过去上下游村与村之间无序抢水,纠纷不断。现在我们成立了用水协会,专门负责水量计量、分配以及调度等。”

  “今年沈乌灌域大规模地开展畦田改造工程,将田间土地平整,渠道疏通,闸口提标。过去田间土渠放水闸口都是堆俩沙袋,现在换成了水泥闸口,实用又节约。” 刘军来说,在协会管理下,各村有效控制了跑冒滴漏、无序灌溉等浪费行为,村民多用多交、少用少交,节水意识增强,当地引黄水量实现年年降低。

  “系统治理、节约集约、铁腕治污,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定会顺利实现。” 刘万华言语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