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问初心 化身神探 奇招百出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19-08-16 13:31:23 浏览()次

  自7月13日正式进驻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来,中央第八生态环保督察组有条不紊开展督察。目前,进驻工作已经结束。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首次进驻央企,一个月的时间里,督察人员究竟如何工作?他们经历了怎样的艰辛?对此,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了解群众感受,他们奇招百出

  “群众曾多次举报这家企业,我们一定要好好查一查。”带着这样的信念,在重点督察阶段的第一站,第一现场督察小组就来到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一家下属企业。

  根据群众信访举报反映的情况和前期梳理的线索,督察组清早来到企业开展座谈。“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企业提出了哪些整改措施?目前落实情况如何?”督察组韩继勇向企业负责人抛出问题。

  随后,督察组兵分两路,一路留在企业继续查看,一路深入企业附近村庄,走访当地村民。

  小路边,有村民正在树下乘凉,韩继勇和李鑫微笑着走上前去,用一口纯正的东北话询问道:“村里环境怎么样?平时有没有异味问题?吃的是井水还是自来水?水质好不好?”一句句关心的话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村民也渐渐打开话匣子,表达自己对周边环境的担忧。

  “你们搞么姿啊(你们干什么)?”第八督察组第二现场督察小组在湖北省荆州市一个居民小区走访时,小区居民问督察人员。

  “我们是看房子的。”督察人员灵机一动,回答道。为核实群众信访举报的企业废气异味问题,他们辗转来到企业周边几个小区了解情况,详细询问小区内是否有异味问题。

  第二天早上六点多钟,整个城市渐渐苏醒的时候,他们忍住翻阅资料到凌晨的疲惫,早早起床,一副运动打扮,再次来到居民小区,同晨练的群众攀谈聊天,获取第一手信息。

  这只是督察组关心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的缩影。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重要任务。”督察组总协调人张军说。

  坚持问题导向,他们化身神探

  在海量信息中,凭借一个烟囱编号揭开真相,这看似在影视作品中才会出现的情节,却是督察组的日常。

  在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一家下属化工企业,第二现场督察小组带着前期摸排初步掌握的线索展开督察。

  督察组首先调阅了企业环保管理制度、环评、规划、排污许可、监测数据等一系列资料。由于项目众多,仅从资料中难以判断各个项目是否已经实际建设、投运,更无法将数据和实际生产装置、排口一一对应。

  “走,去现场。”陈列子当机立断,改变策略,来到企业生产现场进行核对。烈日下穿行在厂区,督察人员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他们并不在意。真正让他们犯难的是,这家企业新老厂区混为一体,厂区面积大,建设项目多,罐体和管道密布,而督察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逐个装置进行确认并不现实。

  督察工作再度陷入僵局。

  如何又快又准找到突破口?“还是要回归资料,细看相关项目和监测数据。”陈列子说。根据分工,薛远洋负责查看监测和检测报告,“报告里并没有标明烟囱和生产装置的对应关系。”他眉头紧锁。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看到一份第三方检测报告时,薛远洋发现,一个烟囱编号与前一份报告中的编号似乎不对应。他马上拿起前一份,细细对照,确实如此。“这个对应不上的烟囱,有可能就是一个新增的排口。”他在心里初步推断。

  他立即询问企业相关人员,经过一番追问,他的推断得到印证,一个未验先投项目浮出水面。

  不怕千难万苦,只怕有辱使命。他们以问题为导向,攻坚克难,用侦探般的洞察力把问题查实查透查准查深。而这份洞察力背后,是督察组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锲而不舍的工作态度。

  践行初心使命,他们诠释督察人的“逆行”

  闻到难闻的气味儿,人们往往会皱着鼻子走开。但是督察人员一次次走进化工厂,来到生产区,走在储罐边,走进危废仓库里。“辣眼睛”的味道刺激着双眼,他们噙着泪水认真检查,仔细分辨,这股味道是氨,那股味道是硫化氢。

  盛夏高温天气,人们窝在家里“空调WIFI大西瓜,冰镇啤酒小龙虾”的时候,督察人员裹着厚厚的劳保服,戴上安全帽,在烈日下深入一线。“今天,你晒黑了吗?”成了督察人员之间专属的聊天开场,“每天起步两万步”早已司空见惯。“老督察”李成钢爬上堆场,一米八多的东北大汉沿着宽度仅十厘米出头的围墙“走平衡木”,观察堆场情况,督察进程刚过半就走坏了一双鞋。

  高烧不退、病到说不出话时,李知还在高原上坚持督察;体内尿酸升高、连手指都在肿痛时,柯滨仍然坚守信访岗位;腰椎、颈椎疼到无法坐下时,袁劼和孙浩蹲在桌边看资料。

  督察组里大多同志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很重。离家督察的日子里,他们只能在饭后的短暂间隙与家人视频通话。“爸爸去保护地球啦!”于世伟这样跟儿子解释督察工作。孩子小脸上满是对“超人”爸爸的崇敬,但他并不知道,保护地球有多么不易,需要怎样的付出。

  整理材料到凌晨四点的魏晓琳,早上七点钟又出现在了资料间。“赶紧干完,给后续工作的同志多留一些时间。”她说。第一次参加督察工作的陈煌拥有一双“电眼”,可因为连续熬夜,她眼圈乌青,眼里血丝密布。

  督察人员克服重重困难,负重前行,每一步都诠释着忠诚与担当。千里奔波,只问初心,无问西东。“如果提前知道这三十多天要面对的艰辛,你还会来吗?”“会!”每个人都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每个人都没有片刻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