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固镇“重发展、轻保护”老毛病怎么改不了?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1-05-06 13:13:24 浏览()次

 固镇经济开发区位于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实际建成面积11.5平方公里,是成立于2002年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紧邻淮河两条一级支流怀洪新河和北淝河。

  11年前,因“固镇事件”该县被央视点名,成了“重发展、轻保护”的典型。日前又被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点名,再次“荣登”央视,固镇到底怎么了?

  因环境污染问题被群众举报

  4月28日,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第三批典型案例,通报指出,固镇县发展理念存在明显偏差,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缺失,不顾环境承载力,盲目上马工业项目,固镇经济开发区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2015年,安徽省明确了园区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机械装备制造、生物化工三大主导产业。2018年1月,蚌埠市政府增加固镇经济开发区“精细化工”产业定位。近年来,在固镇县的强力助推下,固镇经济开发区规模不断扩大。据介绍,园区现有在产企业100家。

  在2017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中,固镇经济开发区就曾因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周边企业污水直排问题被群众举报。

  此次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安徽省以来,依然有群众反映固镇经济开发区的环境污染问题。结合前期摸排到的问题线索,督察组下沉蚌埠市开展督察。

  督察发现,开发区内丰原集团将数万吨发酵废渣露天堆放在无防渗措施的地面上,渗滤液四处漫溢,现场恶臭刺鼻。采样监测显示,化学需氧量为9340毫克/升、氨氮浓度为734毫克/升、总磷浓度为15毫克/升,分别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的466倍、733倍、74倍。

  雨污不分,污水直排“清水廊道”

  怀洪新河是淮水北调重要通道,沿线有多个饮用水水源地,是安徽省重点保护的清水廊道。

  督察人员现场发现,固镇经济开发区内一些企业污水管网混接在雨水管网上,雨污混流,污水经开发区外团结沟直排怀洪新河。“这个问题从建园之初就有,是老大难问题。”固镇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道。

  明知道开发区内存在污水偷排现象,相关负责人却不进行查处,放任自流。

  此外,督察人员现场检查发现,大量污水通过雨污混接管网破损处溢流,开发区及其周边农田内存在多个污水渗坑。对位于丰原集团厂区内一个污水坑采样监测显示,化学需氧量浓度达9940毫克/升、氨氮浓度为448毫克/升,分别超地表水Ⅲ类标准496倍、447倍,严重污染地下水及周边水环境。

  2021年1月,蚌埠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通报园区多条水沟因雨污不分受到污染,水体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最高分别达225毫克/升、23.5毫克/升,分别超过地表水Ⅲ类标准10.3倍、22.5倍。

  “从2020年初一直在组织第三方进行排查。据我所知,2019年2月,管委会原来的领导班子对这些情况也进行了排查,但始终没有解决好问题。主要原因是管网老化,经费较少,请的排查第三方不给力。”固镇经济开发区分管环保工作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就算管网的排查和改造需要时间,但是堵住雨水管网,把雨水管网的污水回抽,保证天晴的时候污水不外排,这种操作也应该有吧。”督察人员回应他的辩解,而他却没有再接上话。

  “请介绍一下开发区落实规划环评方面的情况。”

  “对规划环评的要求,我不太熟悉。今天我问了一下,我们园区规划环评落实还是挺好的。后面我了解后再报告。”

  据悉,针对污水通过雨水管网直排的现象,从2018年开始,蚌埠市、固镇县两级生态环境部门就给园区下达过十多次督办单。“接到督办单后,我们就排查,但一直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一般这些我们都交由园区环保部门回复市县生态环境部门,具体是不是每次都回复,我不清楚。”这位负责人说。

  直至督察组进驻前,固镇县及园区才开始在雨水排口进行末端截污,并对企业雨污管网乱接混接问题开展排查。

  “雨水管网封堵前,每天有多少污水管网直排外环境?水质有多差?”

  “这个情况我不清楚。”

  作为开发区内分管环保工作的负责人,当督察人员多次问及园区内环保工作相关情况时,却都以“不清楚、不熟悉”回应。

  超环境承载力排污,上限屡屡被突破

  固镇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尾水向南排入怀洪新河,在怀洪新河成为淮水北调的输水通道后,2014年原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在审批该园区规划环评时,要求污水处理厂尾水继续向南延长27公里,改排北淝河。

  今年2月,生态环境部公布北淝河入淮国控断面水质为劣Ⅴ类。经对北淝河污染物溯源,下游排污量增大,污染负荷大幅增加,污染源主要为固镇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尾水。

  “请介绍一下,开发区内水资源利用上限、环境容量和项目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情况。”

  相关负责人仍然以“不了解”回应了督察人员。

  督察人员告诉记者,原蚌埠市环保局要求园区加强中水回用,每日废水排放量不得超过1.8万吨。但实际上,园区现在每日向北淝河排放尾水3.4万吨,且水质时有超标。

  2020年5月,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指出,固镇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无脱氮除磷工艺,出水长期超标。2019年1月-8月,出水总氮连续8个月超标,平均超标1.68倍;2019年1月-10月,总磷连续10个月超标,平均超标8.08倍。

  开发区超标超总量排放污水导致北淝河入淮断面水质恶化为劣Ⅴ类,今年3月,固镇县人民政府就因该问题被生态环境部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约谈。

  此外,督察人员现场检查发现,固镇经济开发区中水回用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向北淝河超标超总量违规排污。

  “环评要求是每日处理3.2万吨,实际建设了1.25万吨/日。因为原水盐分太高,设计工艺不能满足要求,大部分还是通过污水管网外排。实际上,据我们了解,要满足回用要求,成本和运营费用都很高。”现场督察发现,开发区中水回用设施并未正常运行。

  据介绍,丰原集团还计划三年内投资300亿元,分六个模块建设年产300万吨的乳酸和180万吨的聚乳酸项目,每一模块都将增加至少1.8万吨日排水量。

  “园区污水处理一期、处理二期日处理能力为3万吨,已经满负荷。污水处理三期日处理能力为2万吨,而今年丰原集团第一模块项目即将投产,到时候三期也将满负荷。我们现在正在招标建设第四期,日处理能力2万吨,为丰原集团第二模块(年产50万吨的乳酸和30万吨的聚乳酸项目)做准备。开发区必须确保丰原集团大型项目落地。”开发区分管环保工作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让人担忧的是,目前丰原集团第一模块(年产50万吨的乳酸和30万吨的聚乳酸项目)即将建成。如不能解决中水处理能力问题,今年7月,丰原集团第一模块项目投产后每天产生的1.82万吨废水无法中水回用,又将何去何从?

  据悉,丰原集团是蚌埠市最大的工业企业,在环保方面问题频出。

  不按“规矩”出牌,限批期间开工建设

  2014年,原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在审查固镇经济开发区规划环评时,明确提出要严格控制高耗水、高耗能、污水排放量大的项目建设,并要求建立不符合规划项目的退出机制。

  然而,丰原集团的这些项目却都属于高耗水、高耗能、污水排放量大的项目。

  “丰原集团上这么多项目,环境容量够吗?”

  “听说不增加环境容量,这些项目就上不了。我们正在向省里报告,调剂环境容量。”面对督察人员的询问,开发区分管环保工作的相关负责人答道。

  为了支持丰原集团相关项目落地建设,2016年,蚌埠市向安徽省政府申请增加固镇经济开发区精细化工产业定位,申请由省发改委牵头研究审批。原安徽省环境保护厅指出,该园区地处淮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较小,如增加较大规模的精细化工产业,对环境可能造成较大影响,建议审慎决定。

  2018年1月,蚌埠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固镇经济开发区主要发展精细化工、生物化工等产业。

  2018年8月,为解决固镇经济开发区长期存在的突出水环境问题,原蚌埠市环保局对固镇经济开发区实施了涉水项目限批。“据我们了解,因污水处理厂没有按照规划环评要求,把排口从怀洪新河改到北淝河等原因,园区2018年8月27日被市环保局限批,2020年11月19号解限。”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告诉督察人员。

  但调查过程中发现,限批后的第二个月,即2018年9月,原蚌埠市环保局就迫于市政府的压力,审批了丰原集团两个精细化工项目。

  而2020年9月,固镇经济开发区仍处于限批期间,丰原集团投资50亿元的第一模块(年产50万吨的乳酸和30万吨的聚乳酸项目)在未取得批复的情况下却已开始动工建设。

  而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在被督察人员问询是否存在未批先建的情况时,却根本记不清被限批的时间与原因。

  在强烈的发展冲动和错位的发展观诱使下,项目限批要求于蚌埠市而言形同虚设,成了一纸空文。

  督察认为,固镇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到位,政治站位不高,不顾环境承载力,盲目上马项目,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缺失。固镇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对园区管理监督不到位,存在失职失责情形,园区及周边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4月28日当天,蚌埠市委书记黄晓武,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操龙灿就深入固镇县,实地督导调研通报问题整改,现场办公推动有关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