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噪声管控有了新规范,让家里静下来.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发布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04-07 11:27:14 浏览()次

3月31日,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发布,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在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对住宅项目的建设、使用和维护作出规定。笔者认为,《住宅项目规范》中对声环境作出的规定,将有助于住宅噪声治理由“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转变。

近年来,噪声污染是人们投诉的热点环境问题之一。根据生态环境部的数据,2023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及生态环境、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合计受理的噪声投诉举报案件约570.6万件,比上年增加120.3万件,噪声扰民问题占所有环境投诉的61.3%,位列环境污染要素的第一位。

而人们应对住宅噪声采取的方法通常是“末端治理”。为防治交通噪声,住户不得不加厚住宅窗户的玻璃。而对大楼内部的建筑设备如电梯噪声传播至卧室、客厅电视引起的起居室噪声、卫生间排水噪声等却无能为力。尤其是夜深人楼上小孩子玩耍等产生的噪声,成为老百姓日常投诉并引起纠纷的热点。

笔者注意到,此次发布的《住宅项目规范》,对噪声控制不仅限于住宅内部,还涉及周边环境。要求存在噪声污染的地段,应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并达到居住用地的声环境质量要求,并对小区建设项目的人均集中绿地面积和集中绿地的宽度等作了明确规定。在住宅内部声环境方面,为应对噪声问题,《住宅项目规范》提高了卧室起居室分户墙和分户楼板两侧房间之间的空气声隔声性能,以及分户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此外,对建筑设备传播至卧室、起居室的结构噪声、卫生间排水噪声等提出了噪声限值要求。要求住宅建筑内电梯、水泵、变压器等公用设施设备及空调室外机或新风机组传播至卧室、起居室内的建筑设备结构噪声,不应大于规定的限值。

长期暴露于噪声之中,会导致睡眠障碍、心理压力等健康问题。笔者认为,《住宅项目规范》对噪声管控提出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更通过推动绿色技术应用、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倒逼房地产开发商、施工单位采用更环保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实现环境保护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