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厦门市首次发布《厦门市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管理办法共29条,系统规划了厦门市碳普惠管理流程,包括基本原则、方法学管理、场景管理、减排量管理、碳普惠交易管理、监督激励和附则7个部分。自2024年9月起施行,有效期两年。
据了解,碳普惠是指将企业与公众的减排行为进行量化、记录,并通过交易变现、政策支持、商场奖励等消纳渠道实现减排行为价值转换,是一种创新性自愿减排机制。
“我们将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普惠全民的基本原则,在充分考虑公众参与的基础上,建设碳普惠管理平台。”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大气与环境应急处副处长朱耀华介绍,“碳普惠管理平台建成后,将委托专业性较强的国企参与运营,壮大运营团队,形成政府引导、国企参与的运营机制,保障碳普惠生态圈的可持续性。通过设置个人碳账户,增加公众参与途径,让公众低碳行为可量化,开启个人参与减排的新窗口。”
近年来,厦门市积极探索碳普惠场景应用,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分别设立了海洋碳汇交易平台和农业碳汇交易平台,目前,海洋碳汇交易量达17万吨,占全国蓝碳市场一半以上,农业碳汇交易量达28万吨。厦门产权交易中心还与省内外多个地区检察院、法院合作,创新“生态司法+蓝碳交易”。2024年初,厦门产权交易中心成功完成了全国首宗垃圾分类碳减排量交易,开启“以绿色交易促进社区垃圾分类”的新模式。
“将来,除了绿色出行等较为广泛流行的碳普惠场景外,我们还将结合厦门实际,探索将海洋碳汇、垃圾分类等具有厦门特色的应用场景纳入厦门市碳普惠体系。”朱耀华说。
据了解,国家支持鼓励各地探索建立碳普惠公众参与机制。厦门市碳普惠管理办法的出台,有望促进厦门碳普惠方法学的开发,深化低碳场景创建,推进碳普惠应用场景落地实施,逐步扩大厦门市碳普惠的规模和影响力,进一步推动公众参与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