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金色名片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08-29 16:51:30 浏览()次
 

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一大批“小而美”“实而惠”的能源合作项目在全球落地生根。在中东,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在沙漠中建起了“能源绿洲”;在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中国企业投资建设的“光伏+直饮水”智慧能源项目,为民生改善和新能源开发提供了崭新的解决方案。

当前,中国正日益成为绿色技术提供者和生态投资促进者,推动国际经济合作与环境治理协同增效。我国与各方在政策工具、技术能力和可持续融资模式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显著增强了发展中国家的气候韧性,助力其探索低碳、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秘书长陈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普遍面临生态脆弱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能源结构优化亟需政策与技术支撑。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为共建国家应对环境与发展挑战、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为共同建设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

“面向‘十五五’时期,聚焦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以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为切入点,推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引导更多资金投向绿色项目,支持节能减排和环保技术发展,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分享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经验。”陈刚表示。

如今,我国在东盟、中亚、中东、拉美和非洲等地区,稳步推动清洁能源、能源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电力互联互通等各领域的合作,一大批惠民生的绿色能源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国家能源局也在持续擦亮“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金色名片,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国家,共同制定更有雄心的绿色能源发展目标,加强能源发展规划和政策的交流协作,提升绿色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切实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介绍的数据显示,我国已经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绿色能源项目合作,为发展中国家能源转型提供可落地的中国方案,成就“一带一路”能源务实合作新范式。在今年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能源部长会上,中外企业共签约了25个能源项目,签约金额约400亿元。

同时,聚焦能源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加强氢能、储能、核电、智慧能源等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持续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合作,积极推动中国新能源发电、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等能源技术装备和标准“走出去”。

我国风电装机规模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一,光伏装机连续10年稳居世界第一。2024年我国的风光合计装机规模占全球风光总装机的47%,风光新增装机更是占到全球的63%。近十年来,中国助力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下降60%和80%,这为全球绿色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

“下一步,我们将以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指引,深度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变革,聚焦能源安全、能源转型、能源可及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议题提出中国倡议。”王宏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