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2025年全国低碳日上海市主场活动在虹口区上海教育电视台举办。活动由上海市生态环境局、虹口区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虹口区生态环境局等单位承办。今年全国低碳日以“碳路先锋,绿动未来”为主题,上海主场活动顺应主题,重点展现全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减污降碳协同的工作成果,并以上海碳普惠正式上线、“一江一河”低碳生态主题citywalk倡议为契机,引导更多市民共同参与低碳城市创建。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潘波表示,上海正以“碳路先锋”姿态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作为全国碳市场建设先行者,上海碳市场现货品种累计成交2.65亿吨,全国碳配额累计成交6.62亿吨。潘波重点介绍了上海创新推出的碳普惠机制,这一机制试运行8个月以来已吸引13万市民参与,签发减排量9万余吨,实现1万余笔碳积分兑换。通过7个方法学、5个应用场景和20个商业平台的联动,将国家“双碳”战略转化为市民可感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实践。潘波呼吁市民和企业争当“碳路先锋”,共同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篇章。
虹口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章维表示,虹口区将“双碳”战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核心抓手,通过“三化”路径(城市绿色化、经济绿色化、生活绿色化)打造“碳中和”水岸典范。章维介绍,虹口区创新推出《系列绿色低碳标准》顶层设计,建成上海首家低碳生活体验馆“碳秘馆”,打造“15分钟低碳生活圈”等特色项目,推动低碳理念从“政府主导”转向“全民参与”。通过智慧垃圾厢房改造、“碳普惠”场景拓展等实践,让低碳生活成为可感知、可操作的具体行动。
据悉,上海碳普惠前期经过近8个月的试运行,已累计吸引十三万市民参与体验,近300家企业开通机构碳账户,累计交易4万余吨减排量。活动现场为碳普惠专区场景建设方和技术支撑团队、参与碳积分商城建设的权益提供方团队、为碳普惠减排量提供消纳途径的各单位和社会组织等近三十家单位,颁发了“上海碳普惠优秀合作伙伴奖”。作为优秀合作伙伴代表,上海公共交通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现场作了案例分享。
此外,上海市减污降碳管理运行技术中心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现场签订了《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运用碳普惠机制,助力城市绿色交通出行的合作备忘录》。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上海市第二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优秀案例,多维展现了低碳技术应用场景,推广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优秀管理经验。今年上海有4个园区、社区和实践基地案例入选生态环境部2025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为低碳理念的广泛实践与推广提供参考模板。活动现场,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还发布了“碳险乐园”主题桌游。
现场播放了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拍摄的上海低碳主题游线视频。在此基础上,青年志愿队伍代表结合上海“一江一河”发展愿景,提出《“一江一河”低碳生态主题Citywalk发布倡议》,号召全社会用步行的方式沿黄浦江、苏州河滨水步道漫步,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智慧。
活动最后,还举行了碳普惠共建单位圆桌论坛。来自电力、交通、金融、保险、互联网平台、纳管企业等多个领域的企业代表围绕“共建·共治·共享:推动碳普惠高质量、可持续路径探索”主题,共同围绕碳普惠机制的落地路径、公众参与体验、权益激励创新、行业协同机制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会场外还设置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低碳市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低碳生活。据介绍,“城市生活 乐享低碳”的绿色理念贯穿整个活动,本次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将通过市民捐赠的碳普惠积分和碳信用实现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