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2亿元!重庆潼南区环保大单已签订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04-10 08:26:50 浏览()次

4月9日,重庆市潼南区委、区政府在北京维景国际大酒店举办了“重庆市潼南区节能环保产业高品质量发展对接会”。会上,潼南区与8家企业签署了共计98.7亿元投资合作协议。其中,环保企业共计5家,投资金额为89.2亿元,占总投资额的90.37%。

中环报记者乔建华摄

这些环保项目包括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再生铝深加工及回用废钢深加工及回用、建设脱硫废液提取精盐等精细化工产业生产线、投资铬渣资源综合化利用项目、投资农业废弃物能源资源化利用项目等。

“潼南区将全力打造节能环保产业高地,加快建设绿色生态城。”谈及为何要吸引大量环保产业、项目落户潼南区时,潼南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其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环保产业的‘保驾护航’。根据当地发展实际遇到的环保问题,我们有针对性地引进了环保产业链,为工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支撑,希望以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据介绍,潼南区用地条件好、承载空间足、要素配套全,适宜现代工业布局和东部沿海产业转移,获批国家火炬重庆潼南节能环保特色产业基地、全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园区、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重庆市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等“金字招牌”。

目前,潼南区已形成“北区—南区—东区”协同发展格局。即北区重点建设打造以环保装备、环保耗材与试剂为主的节能环保产业园和以氢能、光伏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园;南区重点建设打造以汽车再制造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园”;东区重点建设打造以精细化工产业为主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园、以电镀为主的表面环保处理产业园、以垃圾回收和资源化利用为主的静脉产业园、以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为主的新型储能产业园。

据介绍,下一步,潼南区还将加快打造中国第一汽车后市场基地,立足重庆“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战略布局,激活潼南废旧汽车回收拆解及再制造产业“全国领跑、西南第一”的独特优势,瞄准汽车再制造与零部件两大黄金赛道,构筑“销售—回收—再造—应用”全生命周期产业闭环。据悉,潼南区现已形成弘喜汽车、棱镜能源、贝思远等龙头矩阵,集聚产业链企业20余家,具备年再制造零部件20万台套、回收拆解报废车15万辆产能,废旧汽车回收拆解量全国领先、西南第一,正全力打造中国第一汽车后市场。

同时,潼南区还会继续创新打造全国首个电镀环保全产业链。聚焦破解成渝地区企业产品表面处理及环保配套“最后一公里”瓶颈,围绕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数字化,创新打造国内首创“电镀用水清洁处理—重金属污染物在线回收—电镀污水处理—电镀污泥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资源化产品”的循环经济环保全产业链。目前,已成功引进景裕电子等环保电镀领域标杆企业,带动上下游60余家关联企业集聚发展,获批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第一批试点。

此外,潼南区还将提速壮大新能源和新型储能产业。依托全国最大单层整装天然气藏资源,系统构建绿色低碳产业生态,重点发展以新兴氢能、储能电池、储能装备原材料为主的新能源及新型储能产业,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目前,潼南区已形成以中国华电、氢潼研究院、聚光新材料为链主的产业集群,集聚16家上下游企业,覆盖光伏电站、储能电站、生产光伏组件、氢能源发动机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