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优化,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能源消费增量快速上涨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绿色发展、节能先行。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严禁“三高”项目进新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发展的底色更绿了。
优化能源结构,65.5万户居民用上了清洁能源
这个冬天,伽师县古勒鲁克乡白什塔木村村民阿不都热西提·吾拉依木充满了期待。受益于南疆煤改电(一期)工程,他家里将迎来电采暖。
2019年,新疆在南疆三地州启动了这项重大惠民工程。截至2020年底,65.5万户居民用上了清洁能源,相当于年节能84.2万吨标准煤,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10万吨。
着眼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新疆围绕加快国家“三基地一通道”建设,补齐能源基础设施短板弱项,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持续推进哈密千万千瓦级、准东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设,加快推进阜康、哈密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将阜康东、阿克陶等抽水蓄能电站纳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正在加快构建。
截至今年8月底,新疆全自治区统调清洁能源装机达4447.9万千瓦,占全自治区总装机容量的42.3%。
优化能源结构,是走好绿色发展之路的关键,也是新疆践行“两山”理论的一个缩影。
5年来,新疆累计实现煤炭行业去产能2356万吨,钢铁行业去产能1015万吨,关停落后煤电装机159.1万千瓦,“擦亮”了蓝天。
5年来,新疆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重要河流优良水质率达98.8%,保卫了碧水。
节能增效,16家企业当选能效领跑者
近日,兖矿新疆煤化工有限公司大门口的电子显示屏上,始终实时显示着各项环保指标。厂区内,大片绿色植物环绕厂房,在蓝天映衬下,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生态画卷。
“过去5年,我们在节水、节电等方面做了系统性改造,实现了节能降耗,每年可为企业节约上千万元。”兖矿新疆煤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齐兆焜说。
兖矿新疆煤化工有限公司所在的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是新疆新型工业化主阵地,也是乌鲁木齐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核心承载区。园区在建设中严禁“三高”企业进入,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总量。
今年上半年,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较去年同期下降8.76%;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去年同期下降26.47%。
节能增效,工业是主战场。5年来,新疆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持续优化工业内部结构,加快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增强发展新动能,初步建成符合新疆工业发展实际的绿色制造体系。全自治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15年下降2.2%,16家企业当选能效领跑者。
同时,新疆还持续推进交通、建筑、公共机构、商贸流通、农业农村等领域节能减排。
“十三五”时期,新疆全自治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费累计下降10%,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全自治区(含兵团)能耗强度下降10%、能源消费增量控制在3540万吨标准煤以内的目标任务。
提升“含技量”,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步伐加快
对企业来说,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通过提升“含技量”来提高“含绿量”,才能行稳致远。
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从2016年开始,在环保方面的科技创新投入累计达6亿多元,成功研发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拥有专利近300项,企业效益不断提升。
作为全疆首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在算好“经济账”的同时,更注重算好“生态账”。这5年,开发区土地资源产出率从22亿元每平方千米上升到37.5亿元每平方千米;能源产出率从1.74上升到3.15;新增国家级、自治区级绿色制造示范单位13家,新能源和绿色产业日益发展壮大。
窥一斑而知全豹。
5年来,绿色正在成为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各地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大力整治“散乱污”企业,为拥抱“高精尖”产业腾出空间,为环境守法企业创造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5年来,新疆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经济社会全方位绿色转型的步伐加快。
5年来,生活垃圾分类、公共交通出行、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等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新疆对于走好绿色发展之路也有新的思考。
“今年以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落实能耗‘双控’制度作为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建设生态文明、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下大力气抓实抓好。”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表示,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将准确把握经济发展与能耗“双控”的新规律新特征,以更高质量的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