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零碳”会议近日引发社会热议。11月4日-5日,2021新安江绿色发展论坛成为安徽省首个“零碳”会议,短短半个月后,11月20日-21日召开的第三届黄山发展大会再次实现会议零碳排放、碳中和。
据悉,新安江发展论坛和黄山发展大会都是通过购买碳汇林的方式中和活动碳排放,成功开成“零碳”会议。
碳汇林是一种以充分发挥森林固定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的生态林。碳汇造林是指在确定了基线的土地上,以增加碳汇为主要目的,通过对造林及其林木生长过程实施碳汇计量和监测而开展的有特殊要求的造林活动。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中国生态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蔡永立说,碳汇造林实行的是人工造林,突出森林的碳汇功能,实现森林多重收益。按照规定,固碳量通过市场进行碳贸易直接获取经济效益。因此,在碳排放量较高的区域营造碳汇林,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森林固碳制氧功能,实现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减缓气候变暖为主要目的生态效益,而且在培育碳汇林过程中直接获取经济效益。
2021年,新安江发展论坛期间产生的碳排放,通过江南林业交易所对黄山市林业局包装的歙西林场碳汇项目实行挂牌公开交易,由会议承办方作为碳汇购买方,实现会议的碳中和。
2021年,第三届黄山发展大会期间产生的碳排放,则由安徽新媒体集团在江南林业交易所绿色生态产品交易平台上竞得歙西林场开发的242吨林业碳汇进行冲抵,实现“零碳”大会。
购买碳汇林的前提条件是科学的碳核算。以2021年新安江发展论坛为例,会前,蔡永立教授及其团队,按照生态环境部《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要求,根据会议规模、持续时间、场地要求及具体流程,以及会议场地安排、能源消耗、人员参会等因素,对会议碳排放计量进行系统详细预估。测算完成后,会议组委会根据核查报告公布的实际碳排放数据,购买符合国际标准的碳减排额度,投入符合国际标准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项目,以抵消论坛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碳中和,达到“零碳”大会的目标。
除上述所说的购买碳汇林外,2021年新安江发展论坛和黄山发展大会均采用无纸化签到、无纸化签约、无纸论坛手册等电子化形式实现节能减排。必要纸质材料采用可再生材料和可回收材料,如餐券和参会证都使用可再生材料,并鼓励投箱回收,减少纸张的浪费,促进资源的循环使用。此外,现场饮水水瓶设置签名条,上面可以写上饮用者的名字,或用指甲直接划出标记或签名,喝不完的矿泉水鼓励带走。本地嘉宾鼓励自带水杯。接送车辆使用电动新能源汽车,鼓励使用骑行共享单车或公共交通出行。酒店不主动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非必要不更换毛巾及床上用品。
上海海事大学副教授李华博士认为,新安江发展论坛倡导绿色低碳,如新能源车的使用、会议的智能化和无纸化,会议在碳减排上有明显的成绩。据研究,新能源车可以减少15%-20%的碳排放,此次会议在本地与会嘉宾的绿色交通就可以减少2.4吨二氧化碳。另外,会议的无纸化等措施可以减少纸制品、塑料及相关垃圾产生的碳排放即5.42吨二氧化碳。同时,本次绿色会议的大部分餐饮食材核算碳排放都按照本土供给来考虑排放标准,没有考虑进口食品,这也减少了食品运输、仓储等方面的碳排放。